“感謝各級工會組織的幫助,成就了今天這個站在你們面前的大學生。我將記住這份恩情,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報恩社會?!?月29日,在省總工會金秋助學主題活動現場,武漢紡織大學新生小立(化名)的發言,讓在場不少工會干部紅了眼眶。
小立來自赤壁市蒲紡一名普通工人家庭。因為單位改制,母親下崗。在他上初三那年,父親被查出患有鼻咽癌,一家人生活窘困。今年,他成為“金秋助學”重點資助對象。
省總工會權益保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省總工會金秋助學活動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脫貧攻堅戰、援疆援藏等工作大局,對去產能企業、困難職工家庭和民族學生重點傾斜。預計今年全省各級工會將籌措助學資金超過5000萬元,資助超過1.5萬名學生上學。
對去產能企業、困難職工家庭和少數民族學生重點傾斜
今年金秋助學活動中,除了全省困難職工家庭,來自新疆、西藏等地的民族學生也是重點資助對象。
“3年前,帶著理想和抱負從雪域高原來到江城武漢,由當初的懵懂無知到即將跨入大學的準大學生,而這些變化都要感謝黨和政府優越的政策,感謝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懷,感謝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特別是看到家鄉面貌在湖北人民的援助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心中感激之情也由然而生?!眮碜晕錆h西藏中學高三(1)班的小拉(化名)說,他將更加努力學習,更好回報社會。
據悉,從2000年開始,全省工會每年在暑期開展“金秋助學”活動。活動連續開展19年來,全省工會累計發放近5億元的助學金,資助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弟近28萬人次圓了求學夢。
多年來,全省各級工會通過壓實目標責任、做實調查分類、健全工作制度、借助社會資源,強化開展了高位助學、精準助學、實名助學、多元助學,不斷擴大了金秋助學社會影響、拓寬了參與渠道、增強了數據效能和創新活力。
金秋助學活動已成為各級工會幫扶困難職工的一個響亮品牌,是全省助學體系的重要部分。
為金秋助學注入紅色文化,對困難職工子女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備受關注的是,今年我省工會首次為金秋助學注入紅色文化,對困難職工子女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8月28日,省總工會組織困難企業、困難職工家庭和新疆、西藏在漢就讀的困難學生代表50人,前往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和八七會址紀念館,開展以“不忘初心·金秋助學”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省總工會權益保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金秋助學”將扶貧與扶志結合起來、經濟資助與思想關愛結合起來,幫助廣大青年傳承紅色基因,樹立遠大理想。
在中共五大會址念館和八七會址紀念館,同學們仔細聆聽講解,紛紛表示要堅定理想、不忘初心,接過先烈們接力棒,踏著先烈們的足跡,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這次參觀讓我對黨的光輝事業有了更深的了解,對革命先輩不屈不撓、前仆后繼的偉大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會。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領導人民走上了正確道路,我們要不忘初心,追隨革命腳步繼續前行?!眮碜晕錆h市第一中學新疆部高三(一)班學生小勒(化名)說,她三年前從新疆伊犁州來到武漢就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李婷 通訊員謝文哲 黃莉)
(視界網楊健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