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時珍路”亮相光谷,科學家名字登上武漢路牌
武漢“李時珍路”位于高新大道以南,科創南路以北,整條路長約680米,寬約9米 記者高勇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25日訊8月23日,“李時珍路”亮相東湖高新區光谷生物城,這是武漢第一條以我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道路。
今年是醫藥學家李時珍誕辰500周年,在年初的湖北省政協會議上,省政協常委、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院長劉吉開提交了在武漢命名一條“李時珍路”的提案。他說,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根脈,在高新區內以我國科學家名字命名道路,把其精神標識展示出來,最直觀、最有感召力。
在“科學的春天里”應運而生的國家高新區現有169個。科技部火炬中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納入統計的國家高新區經濟總量占了全國的12%,這一數據超過當年全球經濟體排第12位的俄羅斯。
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科學家發揮著引領作用。長江日報記者檢索發現,以我國科學家名字命名道路的國家高新區寥寥無幾,僅上海張江、河南南陽、武漢東湖3個高新區有中國科學家路。
“李時珍路”23年前出現在上海張江,以我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道路還有“祖沖之路”“郭守敬路”“蔡倫路”“華佗路”“李冰路”等。在河南南陽,有“張衡路”“仲景路”等。
東湖高新區“李時珍路”長約680米,寬約9米。24日獲悉這一消息后,劉吉開點贊說:“‘李時珍路’亮相光谷,體現了東湖高新區在文化傳承上的返本開新。如果不返本而開新,開出的只能是無源之水,很快會干涸,只能是無本之木,不能成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納米研究中心主任劉忠范認為,以科學家名字命名道路,可充分體現科學文化元素,展示中國人的科學自信。
責編:劉志斌
想了解最新鮮、實用、有趣的本地新聞資訊?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搜索微信號【dachuwang】
關注【大楚網】官微,大楚君和大楚妹等你一起,讀懂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