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進
近日,中共湖北省委印發了《湖北省黨務公開實施細則(試行)》(本報8月20日全文刊登,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這是湖北省委推進黨務公開制度貫徹落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實施細則》的出臺有何現實意義,其中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8月20日,武漢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祝捷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的專訪,對《實施細則》進行了解讀。
《實施細則》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推進黨務公開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一項新作為,有利于推動形成黨更加自覺自信、更加開放透明的新氣象,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祝捷說。
黨務公開是黨內民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黨員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關鍵。黨的十九大之后,黨中央頒布《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為黨務公開確定了基本原則、重要制度、主要內容和程序,為黨務公開制度奠定了基礎、明確了方向,是黨的監督保障法規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介紹,《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是黨中央從全黨推進黨務公開的全局出發制定的重要黨內法規,具有全局性、原則性、基本性,需要各地方黨委在不抵觸上位黨內法規的前提下進行實施性、創新性立規,《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第二十五條也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實施細則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是我省制定實施細則的主要規范依據。
《實施細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黨章和《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為遵循,以湖北省黨務公開面臨的問題為導向,對黨務公開制度在湖北的貫徹落實作出了諸多實施性、創新性的規定和安排。
祝捷認為,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的關鍵時期,頒布施行《實施細則》,為我省推進黨務公開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對于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提高全省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突出實踐性和操作性
“黨務公開政治性、政策性很強,必須在把握黨務公開自身特點和內在規律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祝捷表示。
黨務公開首先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務公開必須自覺服從和服務于這個根本要求,著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根基。《實施細則》旗幟鮮明地提出,“黨務公開應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務公開不得危及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以及經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等”。
黨務公開也是一項政策性和操作性兼具的工作。
祝捷介紹,《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規定了黨務公開制度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程序,《實施細則》根據我省黨務公開工作的具體實踐,把這些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程序進行具體化,并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創新。
在名稱上,《實施細則》定位為“細則”,即為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適用于湖北省黨務公開工作的具體規定,突出實踐性和操作性。
在內容上,《實施細則》沒有照搬照抄上位黨內法規,而是根據地方黨組織和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務公開的實際情況,對各項工作進行了具體規定。《實施細則》黨務公開的內容更加具體、程序更具可操作性、體制機制更加明確,完全符合“細則”的定位,能夠對地方黨組織和基層黨組織的黨務公開實踐工作發揮操作指南和解疑釋惑的作用,從而更好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對黨務公開的要求,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
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制度創新
“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我省推進黨務公開工作遇到的實際問題,《實施細則》大膽創新,有幾個亮點值得關注。”祝捷介紹,《實施細則》在不抵觸上位黨內法規的前提下,瞄準問題、解決問題,進行必要的制度創新,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地方黨組織和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制度路徑和框架,有效回應了地方黨組織和基層黨組織在推進黨務公開工作中的一些問題。
在《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規定的黨的基層組織應當公開的內容基礎上,按照不同社會主體中基層黨組織為分類依據,增加了黨的基層組織還應當結合自身職責任務和工作特點公開的內容,這些增加的公開內容,緊扣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點和實際,切合普通黨員和人民群眾對于黨務公開的需求,對于豐富和深化《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對基層黨組織應當公開的內容有著重要的實踐價值。
在《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規定的“提出—審核—審批—實施”四項程序基礎上,增加了“反饋”作為第五項程序,規定黨的組織有關部門應當收集、整理公開后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向黨的組織報告,并視情將處理和落實情況進行公開,重要情況應當按程序及時報告和處理。“反饋”程序作為一項創新性程序,使得黨務公開的程序更加完整,也有利于增強黨務公開在推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方面的作用。
增加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對于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僅有原則性規定。《實施細則》明確建立健全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地方黨委分級負責,各部門各單位各負其責的黨務公開領導體制,明確建立由黨委領導同志負責、辦公廳(室)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統籌協調機制,明確黨的組織主要負責同志應當履行黨務公開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范圍內的黨務公開履行領導責任,明確建立保密審查、風險評估、信息發布、政策解讀、輿論引導、輿情分析、應急處置等工作機制,從而豐富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內涵和具體內容。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貼近基層、貼近民生
“黨的建設科學化、民主化和規范化水平,不僅關系著黨的各項建設的成效,也關系著民生福祉和高質量發展。”祝捷說。
他認為,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普通黨員和人民群眾行使對黨的組織活動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已經成為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扶貧攻堅、幫扶困難黨員和群眾、反“四風”、拆遷安置等問題上,普通黨員和人民群眾的關注度持續增強,相關黨組織的黨務公開和國家層面的政府信息公開一樣,成為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
有的省區市在村級黨組織黨務公開方面制定了專門的黨內法規,有的地方則在扶貧攻堅領域引入黨務公開制度,黨務公開已經成為加強黨同人民血肉聯系、增強黨的組織活動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關鍵。《實施細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黨的建設置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之中,積極回應普通黨員和人民群眾對于黨務公開的需求,貼近基層、貼近民生。《實施細則》規定了黨務公開新形式,包括黨員旁聽黨委會議、黨的代表大會代表列席黨委會議、黨內情況通報反映、黨內事務咨詢、重大決策征求意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和社會聽證等,不斷拓展黨員和群眾參與黨務公開的廣度和深度,推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保障普通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祝捷表示,制定頒布《實施細則》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接下來關鍵是要認真貫徹和嚴格執行,把各項規定落實到位,讓黨務公開制度在湖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