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 葉輝 通訊員 萬玲 劉翔)8月24日,由武漢革命博物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聯合舉辦的《飛虎群英——二戰美軍飛虎隊援華抗日紀實圖片展》在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
觀眾在"飛虎群英——二戰美軍飛虎隊援華抗日紀實圖片展"觀展
據了解,全面抗戰爆發后,時值中國空軍困難時期,一支由陳納德帶領、由美籍飛行人員組成的美國航空志愿隊來到中國,援華抗日。因該部隊的戰斗機上繪有露出兩排利齒的兇猛虎鯊,故被稱為"飛虎隊"。飛虎隊員駕駛戰機在中國領空呼嘯周旋,英勇搏擊日軍,取得了輝煌戰果,以鐵的事實證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堅不可摧。抗戰后期,中國能夠漸漸取得制空權,飛虎隊的功勞不容忽視。飛虎隊的英勇事跡遺存至今,這段飛虎傳奇從未被世人忘懷。
為讓廣大觀眾了解二戰期間援華美軍飛虎隊與中國軍民并肩抗日的歷史事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3周年,武漢革命博物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聯合舉辦此展,本次展覽將持續一個月,觀眾可免費參觀。
此次展覽共展出200多張珍貴歷史照片。分為"羅斯福的'秘密命令'"、"飛虎隊的組織"、"總司令陳納德"、"血符"等15個單元,生動還原了抗戰時期"空中飛虎"的雄姿。
據悉,此次展覽得到了美籍華僑陳燦培博士的大力支持。陳博士曾在美國發起《向二戰援華飛虎群英致敬》圖片展并為展覽提供大量收藏資料。此外,本次展覽還有部分圖片檔案資料來源于美聯社等多家新聞機構,另有部分由美國雜志和二戰中緬印戰區老兵提供。武漢革命博物館聯合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對展覽進行修訂補充,并首次以中英雙語的形式在武漢展出。
參觀展覽的杜女士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73周年,參觀這次展覽讓我了解到了飛虎隊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全世界軍民團結一致參與反法西斯斗爭,讓人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展覽亮點】救命"血符"
"血符",是當時國民政府為"飛虎隊"成員特別制作的一個"護身符",具有身份證明和申請救護雙重作用。"血符"一般縫在衣服的背面或內襯,上面用中文注明飛行員的身份,并要求中國軍民對其進行救護和幫助。如果飛行員不幸墜機或跳傘逃生,這道"血符"可以幫助他們克服語言障礙,讓當地軍民識別身份,并第一時間給予救助。可見,中國人民對來華協同作戰的國際戰友給予了充分的友好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