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團結戶的住房被“蒸發”,九旬老人成無房戶,誰之過?
楚天都市報8月21日訊今日,九旬老人馬保楨向本報反映,他所居住的團結戶住房被莫名“蒸發”掉了,以至于他成了有實無名的無房戶。記者接到投訴后,當即走訪相關單位了解情況。
今日上午,在漢口天門墩一小區,記者見到了89歲老人馬保楨。據馬爹爹介紹,1989年由單位武漢家俱研究所分配給他江漢區統一街229號公房,該房為團結戶,上下二層各一間房。每間使用面積均為7個多平方米。他住二樓,同事張某住一樓。
此后,馬爹爹憑住房分配單到當地派出所辦了戶籍登記。馬爹爹說,1989年底他前往房管所辦理住房證時,被房管所以不足十平方米為由拒絕辦理。2000年,馬爹爹因病重被女兒馬有翠接到家中照顧至今。
2017年春節前,馬爹爹所屬的江漢清芬片舊城項目面臨拆遷,房主將獲拆遷補償。馬有翠發現父親的住房以及樓下張某的住房,其住房證一并辦理到張某一人名下。張某的住房證辦理時間在1990年3月。幾年后,張某將此房又賣給了游某。
“父親的住房就這樣被‘蒸發’掉了,成了有實無名的無房戶?”此后,馬有翠四處奔波維權。今年7月6日,武漢市信訪局組織由拆遷指揮部、房管所、房產公司等單位共同參加的協調會,但無果。
今日,記者接到馬爹爹父女的投訴后,當即趕至江漢區房地產公司統一房管所。據所長黃雯、副所長陳瑜介紹,該統一街229號公房原由武漢家俱研究所員工馮某居住,馮某退出該房后,按照當時“來一戶進一戶”的政策,這套房子只能由一戶居住,家俱研究所將房屋分給兩家居住不符合政策;至于,該房分給兩家人居住又為何由張某一人辦了住房證,因年代久遠不得而知。
“父親常年居住該公房是事實,其戶口至今還登記在該房地址,他的權益如何維護?”馬有翠不無擔心。隨后,記者找到該房管所的上級主管單位江漢區房地產公司。該公司公房管理部熊主任表示,將配合相關單位協調妥善處理。
責編:劉志斌
想了解最新鮮、實用、有趣的本地新聞資訊?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搜索微信號【dachuwang】
關注【大楚網】官微,大楚君和大楚妹等你一起,讀懂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