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大女嬰在小區內散步時,被馬蜂蟄傷。近一周來,武漢兒童醫院已連續接診了5名被馬蜂蜇傷的患兒。專家提醒:被馬蜂蜇傷切莫小視,應第一時間選擇就近就醫。
“幸好有你們,我的孩子才能平安?!?月3日,家住江漢區的王女士,為武漢兒童醫院急診科送來一面錦旗。據她轉述,7月25日早上九點,婆婆帶著孩子在小區散步后準備回家,突然感覺耳邊有陣嗡嗡聲,發現是一只馬蜂后,擔心會蟄到孩子,便一直用手扇,試圖趕走它。但孩子的眼皮還是“中招”了,被蜇了一個大包,用“土方子”,將母乳抹到腫起的傷口處后,并沒有效果,孩子疼的哭吵不止,著急的王女士趕緊帶著孩子去武漢兒童醫院。
醫生隨即對傷口進行了清洗、藥物外敷、靜脈使用藥物減輕過敏炎癥反應、補液利尿促進毒素排泄等緊急處理,并完善肝、腎、心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檢查和監測,在急診留觀三天后,孩子已無大礙,安全出院。
上周五,8歲的小帥(化名)在小區踢球,球飛到路邊的灌木中,小帥跑去灌木中撿球,不料從中飛出2只馬蜂,將他的腿部蜇出5個大包。被家人趕緊就近送至武漢兒童醫院,經處理后,已無大礙。
據該院急診科主任蔡小芳醫生介紹,近些年,武漢兒童醫院時常收到被馬蜂蟄傷的孩子,僅近一周來,武漢兒童醫院已連續接診5例被馬蜂蜇傷的患兒。
近年來,被馬峰蜇傷的患兒,不僅存在于農村患兒,城市患兒也有很多。她分析,隨著城市綠化步伐的加快、空氣質量的提升以及市民居住環境的改善,馬蜂開始向城市遷徙、筑巢,許多盤踞在居民的屋檐下、窗臺上,且馬蜂生長速度十分驚人,傷人概率大增。
蔡小芳主任介紹,蜂毒是一種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對神經、血液、肝臟、腎臟、心臟等重要器官都有毒性作用,對身體的侵害有一個過程。人體受蜂蜇后,受蜇部位會腫脹、充血,皮膚溫度升高,有燒灼感,如果毒量過大,短時間內可能發生嚴重后果,如喉頭水腫、喉梗阻、過敏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肝腎功能衰竭,嚴重的甚至因呼吸、循環衰竭導致死亡,所以觀察和監測很有必要。醫院曾多次接診被馬蜂蜇到生命垂危的孩子,費了很大勁才搶救過來。
氣溫偏高的條件下,馬蜂活動頻繁,人無意侵襲到馬蜂的活動區域,就會受到攻擊,蔡小芳主任提醒市民,萬一遇襲,千萬不要反擊,否則會引來群蜂襲擊,也不可掉頭就跑,因為一跑動,就會產生氣流,馬蜂往往會順著追上來攻擊,最好的辦法是迅速用衣服等物品遮擋頭、頸、四肢等暴露部位,就地臥倒,緩慢爬行離開。如果被蜂蜇傷,應檢查有無蜂的毒刺折斷在傷口,立即挑出毒刺,用肥皂水、蘇打水等堿性液體清潔傷口,并盡快就近就醫。發現馬蜂窩影響生活,切勿自行處理,可致電消防部門進行摘除。(大楚網 劉婧 通訊員 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