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女子頻繁就醫,竟是因為莫名覺得自己隨時會死
楚天都市報7月22日訊武漢一女子近期頻繁就醫,竟是患上了“焦慮障礙”,總覺得自己心臟出問題隨時會死。
30歲的張女士家住武昌,今年1月底,她聽說小區有位居民因為心臟病去世,她開始擔心自己心臟也有問題,到醫院檢查后,并未發現患有心臟病。但她一直被這塊心病糾結。上月底開始,她頻繁到各大醫院就診,均未查出器質性病變。上周,她突然感覺心慌、驚恐,總覺得自己“快死了”,家人帶著她多方求診,7月16日下午,張女士來到中南醫院神經內科,通過焦慮量表評價,被確診為急性焦慮障礙,表現為軀體癥狀障礙,通過一周的心理輔導及藥物治療,昨日經過評估,張女士病情好轉。
“受到外界的暗示,身體就會出現不舒服,并伴有驚恐情緒發作,這是典型的急性焦慮障礙。”醫院心理專家肖勁松副教授介紹,急性焦慮障礙又稱驚恐障礙,表現為強烈的恐懼、焦慮,瀕死失控等痛苦的體驗,發作時間數秒到15分鐘。
肖勁松分析,張女士的驚恐障礙頻繁發作,與持續高溫導致“情緒中暑”有直接關系。炎熱的環境導致急躁焦慮;高溫令身體大量出汗脫水,體內環境紊亂,引起神經遞質失調,更易引發驚恐。
據介紹,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時,外界氣象條件就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容易產生焦慮、暴躁等負面情緒。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了解到,近期醫院接診情緒中暑的患者比平時增加兩成。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任朱元州表示,近來因為情緒激動導致刺傷、摔傷等意外傷害的患者明顯增多。夏季天氣炎熱、睡眠時間短、食欲不振,容易使人產生疲勞感,提不起精神,誘發多種情緒問題,容易與他人發生摩擦或爭執。
朱元州提醒,近日持續高溫天氣,市民要注意心理降溫。減少戶外活動時間,注意工作量適度;盡量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在急躁緊張時,通過冥想、呼吸操、適度的室內鍛煉,聽音樂來舒緩焦慮情緒。如若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要及時就醫,排除心臟疾病,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