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安婆婆發燒3天原是蜱蟲“附體”,這個蜱蟲的危險因素你家也可能有
楚天都市報7月15日訊六旬紅安婆婆莫名發燒3天不退,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風濕腎內科治療后,家屬在為其擦洗時發現婆婆右側腋窩里有一顆會動的“黑痣”。隨后醫生趕來發現,這顆會動的“黑痣”是蜱蟲,經過1個多時,醫生為其順利取出了這只1厘米長的蜱蟲。
60歲袁婆婆家住紅安,家里有只大黃狗用來看豬,她每天和大黃狗接觸的時間很多。3天前,袁婆婆突然覺得不舒服,隨后開始發燒,在當地醫院治療沒有什么效果,燒也沒有退。后來,袁婆婆又出現惡心嘔吐癥狀,隨后轉運至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治療,由于她過去得過硬皮病,被收到風濕腎內科進行治療,但醫生經過詳細檢查和病情判斷,排出了硬皮病和常規細菌感染的可能。
15日下午,家屬在為袁婆婆擦洗時,發現右側腋窩里有一顆奇怪的會動的“黑痣”,趕緊叫來了醫生。風濕腎內科肖偉副主任醫師檢查發現,這是一只足有1厘米大的蜱蟲。進一步了解袁婆婆的生活情況后,肖主任懷疑是她家的大黃狗在草叢中活動,身上寄生了蜱蟲,袁婆婆跟大黃狗接觸,蜱蟲就跑到了她的身上。此時,這只蜱蟲的頭部已經埋入袁婆婆的皮膚里,如果不及時取出,蜱蟲會繼續往體內鉆,嚴重的將危及生命。隨后,肖主任用浸泡了酒精的棉簽去觸碰袁婆婆身上的蜱蟲,由于蜱蟲很大,1個小時后蜱蟲在受到刺激后口器才松動,肖主任再拿一根棉簽,像夾筷子一樣小心翼翼地將蜱蟲取出。最后,肖主任又對袁婆婆全身包括頭發進行了檢查,沒有再發現蜱蟲。
該院急診科艾芬主任介紹,蜱蟲也叫壁虱,狗豆子、草爬子等。不吸血時,小的蜱蟲只有干癟綠豆般大小,吸飽血液后,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蜱蟲叮咬人后會散發一種麻醉,將頭埋在皮膚內吸血,同時它分泌有一種可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導致患者體內白細胞、血小板迅速下降,并損害身體臟器,影響呼吸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甚至危及生命。有些人在叮咬后沒有任何癥狀,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發病的潛伏期會長達一個多月。由于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因此市民外出游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涂驅蚊液等,并盡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蜱蟲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如果發現蜱蟲已叮咬、鉆入皮膚,應先用酒精涂抹在蜱蟲身上,使其頭部放松或者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將其取下;或者用煙頭、香頭輕輕地燙蜱蟲在外的部位,使其自行慢慢退出,然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并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千萬不要生拉硬拽;一旦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癥狀,要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