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平日里有個發燒咳嗽,或者健康體檢,總少不了去醫院做個肺部的CT檢查。這其中就有不少人因此查出肺里長了結節,以為自己得了“癌癥”。最近,64歲的劉奶奶就因誤以為自己得了肺癌,不僅拒絕就醫,還險些患上憂郁癥。(王淼 通訊員 張姝 陳彥西)
劉奶奶家住漢口,三個月前她因為感冒,咳嗽一直好不干凈,時常覺得口干口苦,前胸后背也隱隱作痛。到醫院檢查后,CT結果顯示她肺部長有一個4毫米的微小結節。“我平時生活習慣很好,每天都鍛煉身體,怎么會攤上肺結節呢?這個肺部結節是不是就是肺癌,我以后的生活可怎么辦?”對肺部結節的不了解,加深了劉奶奶對它的恐懼。原本精神狀態很好的劉奶奶開始整天唉聲嘆氣,愁眉不展,動不動就覺得很累,甚至拒絕治療,認為自己已經“病入膏肓”,無法醫治,還險些患上憂郁癥,這讓家人著急不已。
近日,劉奶奶終于在家人的勸說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腫瘤科就診。“醫生,我這個肺癌嚴不嚴重?要不要開刀?還能不能治?”一到診室,短短幾分鐘內,劉奶奶就拿著CT報告單連續追問了三次。
接診的腫瘤科主治醫師王熙詳細了解劉奶奶病情后,告訴劉奶奶她并沒有得癌癥,并耐心地做了解釋:肺部結節并不等同于肺癌,它的確有可能是惡性病變如肺癌、肺轉移瘤等,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可能是炎性病變、結核球等良性病變。一般來說結節越小,惡性的可能性就越低,像劉奶奶體內這樣小于5毫米的微小結節,90%以上都是良性的。況且劉奶奶體內的肺結節屬于孤立性結節,形態比較規整,也沒有類似毛刺、分葉或者磨玻璃影這樣惡性腫瘤的特征,惡變的可能性較低,暫時不需要開刀,可以進行觀察隨訪,同時配合中藥治療干預。聽了醫生的解釋,劉奶奶終于放下了自己一直以來懸著的那顆心。經過一段時間的中藥治療,劉奶奶病情開始逐漸好轉,咳嗽胸痛的癥狀明顯減輕,人也越來越開朗。
無獨有偶。37歲的李先生一個月前單位體檢時,查出肺部長有8毫米的小結節,當即以為自己得了肺癌,看診時王熙發現他的肺部結節同樣是屬于良性的孤立性結節,可觀察隨訪,吃中藥治療。
醫生提醒:肺部結節不一定就是肺癌。患者如果檢查發現肺部結節不必過度焦慮,但也不能麻痹大意,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由醫生對病情做出基本判斷,對于檢查發現較大或具有明顯腫瘤特征的病灶,應盡早選擇手術治療。而像劉奶奶這樣良性病變可能性更大的情況,應當結合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從調整人體的整體狀態入手,不給腫瘤生長的環境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