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5日),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稅務局、黃石市稅務局、十堰市稅務局、襄陽市稅務局、宜昌市稅務局、荊州市稅務局、荊門市稅務局、鄂州市稅務局、孝感市稅務局、黃岡市稅務局、咸寧市稅務局、隨州市稅務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稅務局、仙桃市稅務局、天門市稅務局、潛江市稅務局、神農架林區稅務局17個市級稅務新機構統一掛牌 ,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
這標志著我省原市級國稅局、地稅局全部正式合并, 全省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正向市縣縱深推進 。
目前,17個市級稅務局已實現聯合黨委組建到位、綜合部門集中辦公到位、“一廳通辦”先行到位、履行職責統一到位,展現出稅務機構改革后的新氣象、新風貌、新作為。
據了解,繼17個市級稅務新機構成立后,下一步省內各縣市區稅務新機構將統一掛牌。原國稅、地稅機構職責和工作由繼續行使其職權的新稅務機構承繼。改革期間辦稅服務不受任何影響。納稅人在綜合性辦稅服務廳、自助辦稅服務廳、網上辦稅系統均可統一辦理稅收業務,實現“一廳通辦”“一網通辦”,12366納稅服務熱線同步實現涉稅業務“一鍵咨詢”,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利的服務。
▲武漢市國稅地稅正式合并
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分設
部分領導干部將正職轉副職
“按照改革統一要求,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實行分設,各級稅務部門的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也會相應減少,部分領導干部將從正職轉任副職,需要面對現實的考驗。 ”
7月3日出版的《中國稅務報》在評論文章《正確對待進退留轉和利益得失》中低調披露了上述信息。
而在6月中旬省級國稅局、地稅局的合并中,多地出現了“新稅務機構‘雙主官’分別由原國稅局、地稅局‘一把手’擔任”的情況。伴隨著稅務機構改革向市級縱深推進,一批涉及地方國稅地稅合并后的人事調整已經出爐。
例如,據大連市高新區網站7月3日消息,當天,高新區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座談會在高新區管委會召開。座談會上,區國稅、地稅聯合黨委書記、局長孔慶國作了匯報和表態。公開資料顯示,孔慶國原為大連市高新區國稅局局長。
正確對待進退留轉和利益得失
早前,7月2日至3日,國家稅務總局主管的《中國稅務報》曾連續刊載了多名市級國稅、地稅干部的表態,在職務的進退留轉前,他們都面臨著考驗。
例如,《中國稅務報》7月2日的報道《愿以個人的“舍”換取改革的“得”》指出,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進入關鍵階段,新的市縣級稅務機構即將陸續掛牌,各機構及內設部門負責人陸續明確。按照中央關于機構改革的具體要求,根據稅收工作實際需要,一大批原機構及其內設部門“一把手”可能從正職轉為副職。
“在這篇文章所舉的例子中,“正職轉為副職”的就有: 北京市大興區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田曉華,北京市開發區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丁錦寧,福建省莆田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東,河南省濮陽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韓培軍,昆明市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和志剛等9人。
7月3日出版的《中國稅務報》還刊發了一則評論《正確對待進退留轉和利益得失》。
文章提到,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正在由“改好省局樹樣板”向“市縣推進全覆蓋”的階段挺進,與此相隨的是,在機構合并、“三定”落實中將會涉及各級領導干部的職位安排和一般干部崗位安排問題,每位當事人都面臨著進退留轉和利益得失。特別是按照改革統一要求,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實行分設,各級稅務部門的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也會相應減少,部分領導干部將從正職轉任副職,需要面對現實的考驗。
“面對這一考驗,要始終保持平和心態。進退留轉,原則有定、政策有規,既要視之以重、更要坦然面對。既然是刀刃向內的改革,就必然會觸及一些同志的切身利益。對此,需要我們以一顆平常心,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和利益得失,從容淡定處之。不以職務的進退判斷人生的成敗,更不以職務的進退改變為民服務的初心,守住情懷節操,守住人品官品,把好的狀態和作風帶上新的崗位。只要把心態放平,把位置擺正,工作照樣會很順暢,心情照樣會很舒暢,也照樣能干出一番事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