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志剛 通訊員 王劍 楊亞慧
6月25日,黃石新興管業有限公司(簡稱新興管業),大型龍門吊將一根根鑄管有序吊放在排成長隊的大貨車上。新興管業前身是黃石二鋼,曾是當地最紅火的鋼鐵企業,歷經重組、改制、兼并后一度停產。2008年7月,世界最大的球墨鑄鐵管生產企業——新興鑄管股份公司和湖北新冶鋼出資重組,成立新興管業,由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控股。
經過10年市場洗禮,新興管業已躋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建成煉鐵、鑄管、鑄件、特噴管等完整產業鏈。“產品由當初的1個系列6種型號發展到現在5個系列300多種型號,高端產品占比40%,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董事長王峰說,今年1月至4月完成產值8.01億元,同比增長18.24%。
鑄鐵上練焊接絕活
焊接車間電弧飛濺,法蘭盤正被焊接在一根根鑄管上。“在鑄鐵上焊接是公司絕活。”質量部部長賈振波說,焊出來的產品是供不應求的高端貨。法蘭盤是連接鑄管的關鍵設備,一般通過鉚接與鑄管相連。“以前不斷有客戶問,能否將法蘭盤與鑄管一體化鑄造,延長使用壽命。”賈振波說。
新興管業調研發現,該產品主要用于泵站和閥門井,國內無廠家生產,但鑄管長度規格多,模具無法固定統一,一體化鑄造成本高,能否用焊接將鑄管與法蘭盤焊在一起?
國際上只有鋼制焊接標準,在鑄鐵上焊接沒人做過。“沒有標準,我們就建立標準。”公司成立攻關小組開始試驗。“試驗多次失敗,不是焊接時鑄件開裂,就是兩個法蘭盤連接時焊縫開裂。”賈振波說,最后將電流大小、焊槍與鑄件接觸角度、起弧收弧動作等工序標準化,產品終于達到商用標準。“但人工焊時成品率太低,僅50%。”賈振波說,人工焊縫歪歪扭扭、時寬時窄、紋理雜亂、深淺不一,產品一致性差。攻關小組又著手攻克自動焊技術。賈振波指著一根自動焊的鑄管說:“焊縫寬度精準控制在20毫米,焊紋呈魚鱗狀,平滑而整齊,成品率達98%。”
2017年,焊接產品生產工藝獲科威特國家商檢及國際知名的必維(BV)認證公司共同認證評定,取得評定證書,為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賈振波說,現在該產品月產量1000噸,40%出口,利潤是中端產品的2倍到3倍,5月出口巴基斯坦1000噸。
據介紹,新興管業已參與近20種鑄管、涂層、防腐技術國家標準的建立。
創新贏得國際市場
“科威特是老客戶,連續6年采購公司的特噴管產品,每年1萬噸以上。”賈振波說,他們看中了鋁粉漆管的特殊品質。
科威特屬熱帶沙漠性氣候,夏季漫長,地表溫度最高達80攝氏度。“普通涂層鑄管不到2個月就會涂層老化、腐蝕,壽命短。”賈振波說,鋁粉漆管能在100攝氏度高溫下抗腐蝕、防老化,使用壽命長,滿足科威特對鑄管的特殊要求。
近些年,新興管業研發出內外靜電粉末、內外聚氨酯、內外紅色環氧樹脂漆等特殊涂層技術,新型高端特噴管產品不斷面世。“產品遠銷毛里塔尼亞、南非、科威特、阿聯酋等國。”王峰說,計劃將特噴管的產量提升到鑄管總產量的50%。
新興管業緊盯市場需求,開發自錨接口鑄管,替代T型接口,解決鑄管在沼澤、高落差的山區安裝時成本高、易下沉而導致密封性差的問題,占領云南、廣西、湖南、貴州等市場,遠銷斯里蘭卡、孟加拉等國家。“產品的暢銷源自于不斷的技術創新。”王峰說,新興管業的行業領先地位已經確立。
投入近億元提標升級
2017年12月,主營產品購銷兩旺,新興管業卻停產41天,投入近億元對公司環保設備、生產工藝提標升級。“雖然放棄了2000萬元利潤,但企業發展更健康。”王峰說。
不符合環保標準的設備全部被更新,10余個環保項目同步推進。新增濕式電除塵環保改造項目,煙囪顆粒物排放雖已達到國家標準,但仍投入1100萬元改造,達到國家鼓勵的特別排放標準;升級熔煉除塵設備,解決鑄管熔煉車間散排,改善職工作業環境;工業水閉路循環改造,實現零排放。提升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噴鋅設備,提高自動化效率,大幅降低噪音,“噴鋅吸附率提高10%,每年節約成本約600萬元”。
在精整車間,兩臺機器人正用砂輪打磨鑄管承口,“定位精度達0.08毫米,是一根頭發絲的直徑。”設備工程部部長劉志毅說,人工操作時砂輪進退之間的距離不好把握,剛度和柔度的配合很難,太硬的話砂輪會破,太柔的話效率低,不良率上升快。“利用機器人操作,效率提高了20%,產品質量和一致性大幅提升。將機器人應用于鑄管生產工序,我們是國內第一家。”王峰說,今年還將投入3000萬元用于設備再升級,使鑄管的產能和效率同步提升60%,達到年產80萬噸,鑄件產能提高到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