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婷、通訊員謝文哲)“按工會統計口徑,全省1286家鄉鎮、街道、134家開發區要建立工會組織,覆蓋600多萬職工隊伍。”7月2日召開的全省工會改革推進會發布信息,全省工會機關改革主體任務已全面完成,下一步將積極推進鄉鎮工會改革。“全省新增工會組織2865家,新增會員25.8萬人,其中農民工會員15.1萬人,基層組織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5月,省總工會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正式啟動。改革實施以來,我省各級工會著力推進工會改革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會深化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精簡機關機構,增加基層工會經費是工會改革的一大亮點。目前,省總工會機關內設機構削減11%,直屬事業單位數量削減14%,事業編制削減19個,削減的10個機關行政編制全部通過“減上補下”直達縣級工會。全省新增掛職副主席123人、兼職副主席294人,新增干部編制51個。工會經費向基層傾斜,基層經費每年增加2.1億元以上,全省工會經費80%以上用于基層,在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園區)和企業基層建成職工服務中心(站點)8179家,86家工人文化宮全部回歸公益。
“下一步,將通過多種形式,積極推動設立總工會的鄉鎮(街道)落實‘由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領導兼任總工會主席,并配備1名專職副主席或專職工會干事,同時選配兼職副主席和委員’的制度性安排。”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從省、市、縣三級工會給予經費、人員、政策措施等支持,確保全省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改革于今年12月底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