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共產黨員郭培連 通訊員 陳楫春 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桂少文 陳楫春)武穴有個老人叫郭培連,他曾擔任過武穴辦事處江家林村黨支部書記,是一名有著47年黨齡的老黨員,前些年他從村干部的職位上退下來以后,仍心系社區,情系百姓。2010年,社區安排他擔任蓮花蕊公墓管理員,他毫不退縮,在黨員領崗諾責活動中,他主動認領“文明新風倡導崗”,帶頭承諾學習新風尚,倡導文明新風。
領崗諾責,讓郭培連感到榮譽感和責任感同存,讓他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不同于普通群眾的共產黨員。當時市里有環湖大道、武穴大道等七、八個重大市政建設項目在江家林社區,需要遷移群眾的祖墳2000多具,要知道,那可是鄉親們世世代代的祖墳啊。作為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他比別人更能體會鄉親們對此的抵觸和難舍。
但此時,一名黨員的責任感,讓郭培連不能退縮,他同社區干部和組長一道,挨家挨戶耐心細致地做遷墳戶的思想工作,和大家講形勢、談發展,解讀黨的政策。同時,郭培連同幾個老黨員合計起來,共同認領了“文明新風倡導崗”,乘這次遷墳的契機改變群眾的棺葬觀念。他自己帶頭將十幾位祖上的遺骨合葬在占地僅2平方米的墓穴上,節約墓地,在他的帶領下,遷墳戶紛紛效仿。有一次,在遷一戶郭姓居民的3具祖墳時,郭培連和社區干部、組長多次上門做工作,在第5次上門做工作的時候由于話不投機被轟出了門,當時,郭培連真是心灰意冷,心想自己這把年紀,又不是干部,受這份氣真不值。
郭培連去群眾家做工作 通訊員 陳楫春 攝
但是,他轉念一想,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認領了崗位,作出了承諾,決不能退縮。必須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接下來幾天,他一個人多次來到這戶居民家中,和對方拉家常、談感情、講大局……最后,在他的軟磨硬泡下終于把這戶居民的工作做通了,3具祖墳順利遷走了。
長時間的勞累奔波還沒顧上喘口氣,新的問題又來了,各家墳地大小和位置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郭培連嚴格按照公墓管理辦法,劃出墓地尺寸,有序安葬,不開后門,不講情面,一視同仁。舊屋組一位居民將信將疑,他從車上拿出皮尺對前后幾排墓地進行比對,拉完皮尺后,這位居民連聲說道:“服了,我服了”。
郭培連在群眾中做工作 通訊員 陳楫春 攝
蓮花蕊公墓離郭培連的家有30多里路,每天他都是騎著電動車來回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他毫無怨言。前些年,大兒子因突發性腦溢血撒手人寰,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讓郭培連心里揪心的疼。望著還在學校讀書的孫兒孫女,老人家默默地擦干眼淚。從此他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了,往往是送完孩子上學后,就匆匆趕往公墓;在公墓清掃和做防火工作勞累一天后,又要匆匆趕回家接孩子放學。老伴身患多種疾病,已于今年4月去世了。
此時的郭培連除了痛苦就只剩下孤獨和寂寞,但他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擊倒,即使是面對這樣的生活壓力,郭培連也從沒有向組織提出半點要求,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崗位,自己的承諾。每年的清明節、重陽節和春節前后,總是他最忙的時候,前來祭祀掃墓的人絡繹不絕,郭培連總是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向大家宣講喪事從簡,厚養薄葬,文明祭祀的新風尚。他的現身說法,通俗易懂的解說,如一股春風般打動了大伙兒的心弦,現在江林社區一股文明生活的新風正逐步形成。
優秀共產黨員郭培連 通訊員 陳楫春攝
這些年來,郭培連在“領崗諾責”活動中,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博大胸懷和高尚情操,時時處處為鮮艷的黨旗增光添彩。他無愧于人民群眾,無愧于共產黨員這一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