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馬蘭花開》劇照 武宣辦供圖
荊楚網消息 (通訊員 陳楫春)新時代湖北省首部黨建電影《馬蘭花開》于6月26日起在全國院線正在公映,講述的是武穴市1800余名無職黨員“領責諾責”的故事。“領崗諾責”這四個字,已經成為新的詞匯在觀眾中流傳。
“領崗諾責”是武穴市武穴辦事處新一屆黨委為發揮全處1800多名無職黨員的先鋒、模范和帶頭作用而搭建的一個平臺,鼓勵他們在鄉村振興中挑大梁而開展的項活動,有效地推進了基層黨建工作“整處推進、支部建強”,有力地提升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勁道。
電影《馬蘭花開》中,有講述女主人公馬蘭帶領舞蹈隊為共產黨員送“共產黨員戶”牌子的情景,觀眾印象深刻。這個橋段來源于李頂武社區為全社區216名共產黨員戶送黨員戶牌子。
電影《馬蘭花開》劇照 武宣辦供圖
李頂武社區地處武穴城郊,是一個村改居社區。近幾年來,隨著武穴城區區劃不斷外伸,該社區涉及到征地、拆遷、遷墳等方面的任務十分繁重。個別黨員為了一己私利,不能與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甚至被評價為“覺悟抵不上一個普通老百姓”。
武穴辦事處黨委結合武穴市委開展地基層黨建工作“整市推進、支部建強”活動,組織文藝宣傳隊敲鑼打鼓,為李頂武社區215名共產黨員送上“共產黨員戶”牌子,并釘在他們家的門楣上,公開亮明他們黨員的身份。
黨員在接待來訪群眾 通訊員 陳楫春 攝
據介紹,敲鑼打鼓地在黨員家的門楣上掛“共產黨員戶”的牌子,除公開明亮黨員身份,還要讓黨員有一種榮譽意識。讓他們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不同于普通群眾的共產黨員,任何時候不能忘記入黨的初心,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該處在此試點的基礎上,迅速在全處近2000余名黨員中進行了推廣。
《馬蘭花開》電影中,還詳細的描述了無職黨員“領崗諾責”帶來的成果。
“領崗諾責”是武穴辦事處黨委為廣大農村無職黨員干事、創業搭建的一個平臺。各社區結合實際情況,先后設置了經濟發展先鋒崗、政策法規宣傳崗、社情民意收集崗、民事糾紛調解崗、計劃生育管理崗、黨風廉政監督崗、環境衛生維護崗、勤勞致富示范崗、文明新風倡導崗等等不同的崗位。承諾的內容分別為配合做好項目征地協調員、當好民主監督員、做好黨的政策宣傳員、做好居住環境整治員、當好鄰里糾紛調解員等等共計達16類工作。
電影有個遷墳的橋段,講述的就是江家林社區郭培連認領的“文明新風倡導崗”的故事。
郭培連是江家林社區第一個領崗諾責的無職黨員,他認領的崗位是“文明新風倡導崗”。當時市里有環湖大道、武穴大道等七、八個重大市政建設項目在江家林,需要遷移群眾的祖墳2000多具。如果按老慣例是動遷棺木,100畝地都葬不下。
郭培連(右一)在做群眾的思想工作 通訊員 陳楫春 攝
當了30多年村、組干部的郭培連跟幾個老黨員合計起來,共同認領了“文明新風倡導崗”,乘這次遷墳的契機,改變群眾的棺葬觀念。他帶頭將十幾位祖上的遺骨合葬在占地僅2平方米的墓穴里,至少節約了土地300多平方米。在他的帶領下,社區的無職黨員紛紛效仿。原本為這次遷墳修建的100余畝“蓮花蕊公墓”,僅用了三分之一。
電影《馬蘭花開》的編劇陳楫春是武穴市一名鄉鎮干部,在基層工作了35年,對農村生活比較熟悉,有比較深刻的閱歷。他先后創作了電影《撐起那片天》、《鄉醫情》、《寶貝別哭》和電視劇本《下輩子還做我老爸》、《古村女人》等,關注的都是農村電影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