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春保 通訊員 黃桂紅 陸興剛
6月21日,孝感市孝南高新區,維達紙業新建成的6棟廠房內,工人正加緊安裝設備。
“年底投產后,我們生活用紙產能將增至30萬噸。這里將成為維達集團重要戰略發展基地。”維達護理用品(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馬中德說。
這是維達集團布點孝南以來第五次擴能。與以往不同,此次擴能對維達來說,意味著生產方式的全新變革。“對接‘中國制造2025’,新工廠將升級為第四代智能化工廠。”
孝南,中國生活用紙生產基地,有“中華紙都”之稱。完成產業量的積累,“中華紙都”開始通過智能化升級實現質的突破。
41家紙品企業扎堆集聚——
產業鏈不斷拉長
紙品產業已成長為孝南支柱產業。
孝南區經信局局長屠堅強介紹,至2017年,孝南共有紙品及配套企業41家,產能達到169萬噸。“維達、金紅葉、恒安、中順等四大紙業巨頭扎堆孝南,產業集聚度居全國首位。”
產業規模還在持續擴大。今年以來,維達紙業32萬噸擴能項目、中順紙業30萬噸建設項目先后上馬,恒安新上3條護理用品生產線。“3年后,我們生活用紙產能將擴大到200萬噸,占全國五分之一。”
壯大的不單是塊頭,產業鏈也在不斷拉長。以生活用紙制造和衛生用品為中心,產業鏈向兩端延伸,上游發展了無紡布、包裝用紙、紙箱、包裝塑料薄膜等系列產品,下游衍生了滾筒紙、抽紙、面巾紙、濕紙巾、擦手紙、衛生巾、紙尿褲等系列產品。
產業配套能力不斷提升。金德、新合發等16家配套企業近年先后落戶孝南。“小到手帕紙的塑料袋,大到手提袋,我們的包裝材料大部分來自新合發包裝公司。”金紅葉紙業行政科負責人周立波說。
全產業鏈發展,孝南加快建設15平方公里漢孝產業園、10平方公里北區發展區、8平方公里八一紙品包裝產業園。“依托這三大平臺全鏈條招商,力爭引進10個過億元配套項目。”孝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義華說。
4月,港興紙業已落戶孝南高新園區,投資50億元建設高檔生活用紙基地。
“第四代智能化工廠”出現——
智能升級不斷加快
完成第五次擴能后,維達孝南生產基地將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自動化物流輸送線和機器人將取代人工,再加上智能化立體倉儲,新廠的自動化程度將大大提高,我們稱其為‘第四代智能化工廠’。”馬中德說。
引導企業智能化升級,孝南出臺激勵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智能化技改項目,按照固定資產實際投入的5%進行補助,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恒安(孝感)家庭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婦幼衛生用品,其生產的“七度空間”系列衛生巾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今年,恒安孝感生產基地將新上3條生產線,并啟動智能立體倉庫建設。
“目前1條生產線已經投產,新生產線配備理片機、裝箱機后,用工將會減少一半左右。”總經理楊勇凡說,除了生產硬件的智能化,恒安孝感生產基地還將采用SAP、MES系統,實現生產管理的智能化。
智能化改造提升企業競爭力。
金鳳凰紙業(孝感)有限公司累計投入近30億元,相繼完成了20萬噸、40萬噸技改項目以及70萬噸擴建項目,建成4條國內領先水平的高速寬幅造紙生產線和全套進口制漿、真空、壓榨、傳動等配套系統。
“技改后生產環節的用工下降了50%。”副總經理陳紅偉說。
資源循環利用率達到95%——
綠色生產漸入佳境
在恒安紙業生產車間里,兩條生產線之間整齊地擺放著廢料回收袋,上面分門別類地貼著“底膜料頭料尾”“生產廢品”“塑料全皮”等標簽。
“我們把生產廢料分成20多個類別回收,再由總部統一處理,資源循環利用率達到95%以上。”行政部部長李瑩說。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金鳳凰紙業感受深刻。
“作為一個再生資源企業,我們生產過程中要產生15%的廢棄物,過去都當垃圾填埋了。”陳紅偉說,在對廢塑料、廢鐵絲進行回收的基礎上,2016年,企業投資4000多萬元,建立固廢處理車間,將不能回收的渣漿轉化為生物質燃料。“不僅實現了廢棄物零排放,還降低了企業能源成本。”
在金紅葉紙業能源處處長李漢郎看來,節能降耗不僅是國家環保政策的剛性約束,也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內在需要。
2014年,金紅葉紙業二期擴能時,投資1.6億元,進行熱電聯產項目技改,用天然氣替代燃煤。“這在國內造紙行業是第一家。”
以前,金紅葉紙業用電全部需要外購,一年用電需求為1.2億千瓦時,通過熱電聯產項目,企業外購電量減少了一半。同時,金紅葉不斷優化生產流程,單噸產能電耗由1200千瓦時下降到780千瓦時,以其年產能24萬噸,每千瓦時0.6元計算,僅此一項,企業一年就節約了604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