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9點,武漢市中院1號法庭,一場“民告官”案開庭。被告應訴官員洪山區食藥監局副局長傅立波,因堵車遲到47分鐘被法庭教育。
2017年8月7日,柯某向洪山區食藥監局舉報,白沙洲大市場內一經營部出售未經檢驗檢疫的牛肉。洪山區食藥監局受理并對該經營部作出處罰。
柯某對認為處罰結果不合法,把洪山區食藥監局告上法庭。柯某起訴要求洪山區食藥監局撤回原處罰決定,并在處罰該經營部的基礎上,對租用該經營部場地的實際經銷商處罰。
今年3月,法院一審駁回柯某請求。柯某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中,雙方就柯某與處罰行為是否有利害關系,柯某向洪山區食藥監局舉報能不能得到獎勵,展開質證和辯論……
9點47分,一名提著公文包的男士,匆匆走進法庭。
經審判長詢問,這名男士竟是洪山區食藥監局副局長傅立波。
審判長很嚴肅地問:“為什么遲到?”
傅立波答:“因為堵車,今早7點40分就從單位出發,但路上堵車嚴重。”
審判長:“很早之前就通知今天開庭,武漢的交通狀況大家都了解,如果擔心堵車,還可以乘坐地鐵等出行,今天其他人都沒有遲到……”
傅立波無言以對,紅著臉落座。
庭審繼續。經過休庭,法庭駁回了柯某的訴求,維持原判。
這是武漢市首次邀請行政機關負責人旁聽“民告官”庭審。當天到庭聽庭行政機關負責人150余人。不少人表示,此次旁聽給自己上了一堂“法治公開課”,尤其看到應訴負責人遲到,被法庭教育,自己也如坐針氈。
武漢市交委政策法規處處長趙濤說,上訴人對法律知識的掌握,對程序的了解遠遠超出我的預料,這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提出更高要求。我們必須依法履職,不能不作為、亂作為。
庭審之后,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2016-2017年行政審判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武漢15個區(含開發區)行政案件均有涉訴,其中,江岸區收案最多,武昌區其次。從所涉行政管理領域看,相對集中在城建、公安、社保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近兩年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從2016年的38%增長到2017年的82%。
“個別單位負責人出庭率遠低于平均值,有的單位負責人還存在出庭不出聲的情形,對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武漢市政府秘書長劉志輝表示,今年以來,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為91.9%,比去年有所提高,但少數單位行政訴訟案件數量較大,一些單位一把手負責人出庭數仍然為零。各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做到既出庭又出聲,通過庭審及時發現和糾正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規范日常行政執法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湯煒瑋 通訊員王中華、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