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訊(記者劉陽 通訊員張雪燕)6月20日,從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獲悉,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近期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湖北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建設質量強省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湖北質量提升“十大舉措”?!秾嵤┓桨浮芬允∥≌x下發,這在湖北質量工作的歷史上尚屬首次。
到2020年要重點培育1OO個國際國內知名品牌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四個方面質量工作要取得明顯成效,分別是:
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主要消費品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5%以上,綠色產品供給比重達到20%。工程質量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OO%。主要服務業顧客滿意率達到9O%以上。
品牌影響力、競爭力明顯增強。重點培育1OO個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湖北制造、湖北服務、湖北品牌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知名度、美譽度顯著增強。
質量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建設1O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26OO項;主導和參與制定國際標準超過7O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突破5OOO項;建設5O個國家質檢技術中心。
質量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產業發展實現轉型升級、結構優化、節能高效,區域發展布局合理、生態環保。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質量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一批質量效益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產業集群。
“十大舉措”促進質量提升 重獎標準制修訂企業
為順利達成上述四大目標,《實施方案》重點明確了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建設質量強省的“十大舉措”,包括:
加強黨對質量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建立質量工作考核督察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制定標準樹好質量建設標桿。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湖北標準走出去。實施標準化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每年培訓10000名企業標準化工作技術骨干。對主導國際、國家標準制修訂的企業,分別按照每項標準100萬元、50萬元給予獎勵。
壓實企業質量建設主體責任。突出強調企業在產品、服務和工程領域里的質量主體責任。每年為10000家中小企業提供標準比對、質量問題診斷、品牌培育等質量提升服務,為1000家企業提供導入卓越績效等先進管理模式和方法服務,培育100家行業標桿典型企業。
全面加強政府質量監管。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快推進智能監管,健全農產品、食品、藥品、工程質量安全溯源體系。
狠抓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明確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健全市場主體(企業)質量信用等級評定和分類管理、信用聯合獎懲制度,定期發布主要產品、服務、工程質量“紅黑榜”。
大力推進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推動質量評價由注重“合格率”向追求“滿意度”轉變,以技術創新引領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產品質量提升。3年完成1000家細分行業冠軍企業產品質量比對分析。
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全省20個千億元產業建設目標,超前布局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質量技術中心,省財政對每個新批準的國家質量技術中心最高補助2000萬元。
做強做優湖北品牌。對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分別獎勵300萬元和150萬元,對長江質量獎、提名獎分別獎勵200萬元、100萬元。每年新培育1OO個以上湖北名牌,打造一批質量標桿企業。
強化高質量發展政策保障。加快制定促進高質量發展配套政策措施,引入金融手段強化質量治理,加強質量工作投入。
大力推進質量共治。統籌資源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健全質量人才培養和培訓機制,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
《實施方案》最后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結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關精神,結合實際,抓緊研究出臺推動本地區質量提升的具體工作舉措,明確目標任務、標準要求和完成時限,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