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名高考生考后“玩太嗨”進醫院
楚天都市報6月18日訊緊張的高考結束后,17歲男生張宇(化名)開始放肆地玩,連續一個多星期熬夜打游戲,結果突然暈倒在電腦桌旁,被送進醫院檢查發現竟是嚴重腸道出血;18歲的陳飛之前備戰高考沒時間踢球,結果連踢2小時足球后突發全身肌肉酸痛,尿液顏色加深,經診斷為橫紋肌溶解。專家提醒,高考后考生放松不要“放縱”,以免危害健康。
17歲張宇(化名)剛參加完高考,考試一結束他就迫不及待地嗨起來,當晚約朋友、同學聚餐,放開肚子大吃大喝,還喝了不少酒,接下來幾天他沒日沒夜地宅在家里上網打游戲,每天只睡兩個小時,睡醒后再接著玩,一天只吃一頓飯。從上周六開始張宇常頭疼頭暈、肚子痛,他也沒當回事,誰知后來他突然眼前一黑倒在電腦桌上,父母發現后趕緊將他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經檢查其體溫高達39℃,急診科醫生立即對他進行了消炎、補液等對癥治療,經進一步檢查發現其腸道大片狀出血糜爛,隨后被轉到消化內科進一步治療。對此,急診科主任艾芬分析,因患者接連一周左右熬夜玩游戲,晝夜顛倒,加上飲食不規律,使得機體抵抗力下降,且玩游戲時精神高度緊張興奮,這些因素都易刺激消化器官,引起腸道出血。
因高考后放松把自己“玩進醫院”的不止張宇一人。18歲的漢口男孩陳飛很愛踢球,近半年來因備戰高考沒時間踢球和鍛煉身體。6月14日傍晚,陳飛吃完晚飯后和同學們約著連踢了2個小時足球,誰知換衣服時他突感全身肌肉酸痛,休息了幾分鐘也沒能緩解,被同學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看病,經檢查其患上“橫紋肌溶解癥”,在風濕腎內科經對癥治療,目前其癥狀明顯緩解。該科主任陳文莉介紹,患者由于之前備戰高考長期不運動,這次一下子連踢兩個小時足球造成肌肉損傷,導致肌肉溶解,如不及時就醫治療,有引發急性腎衰竭甚至死亡的危險。只要及時進行規范治療,受損的肌肉組織多數可自我修復和再生,多數人不會留下后遺癥。
該院急診科艾芬主任介紹,每年高考后,該院急診科都會接診一些因熬夜上網打游戲、胡吃海喝、過量飲酒等引起身體不適的考生患者。專家提醒,高考結束后可以適當放松,但不能放縱。喝酒不要逞強,不要暴飲暴食,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不能黑白顛倒,以免透支健康。運動時也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一旦運動過后出現長時間肌肉疼痛、四肢無力,并有血尿、茶色尿、“醬油尿”或無尿等情況,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此外,當考生過度放縱娛樂時,家長也需要及時干預和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孩子積極健康地度過“后高考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