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訊 通訊員 建紀宣
村干部以家屬名義違規申領農村困難殘疾人危房改造補助金,鄉鎮殘聯干部不但接受請托為他人拿好處,還暗箱操作為自己父母辦理殘疾人證,職能部門有權任性,殘疾證成隱形福利,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縣還有部分真正殘疾人群體卻并不知曉更沒享受到相應的政策補貼……
近兩年來,建始縣紀委監委以“釘釘子、回個腳”精神,緊盯殘疾證辦理領域的腐敗問題,雙管齊下,既嚴格問責,堅決查處其中的違紀違規問題,又督促整改,健全機制堵塞管理漏洞,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讓困難群眾享受到國家的惠民政策。
深挖細查“大數據”篩出“潛伏者”
2017年6月的一天,建始縣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萬東元坐在電腦前,將收集到的全縣16548名殘疾人辦證信息導入“大數據”平臺,與全縣領導干部及家屬、財政供養人員、基層站所負責人及家屬、村干部及家屬、民政和殘聯工作人員及家屬五類重點人群信息進行比對。
不到5分鐘,719條存疑線索一一彈出。在對問題線索進行分類建賬登記時,涉及該縣花坪鎮的幾條線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鎮民政辦主任、鎮殘聯副理事長(鄉鎮殘聯和民政辦為“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鄭某的父母,鎮民政辦民政助理、殘聯專職委員謝某的父親,鎮農村福利院院長陳某的父親均享受了殘疾人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等資金。同一辦公室三名人員親屬均持有殘疾證并享受補貼,究竟是巧合還是“貓膩”?
當工作人員對相關人員信息進一步核查,出乎意料的是,2016年,建始縣民政局開展的民政干部及親屬享受惠民政策自查過程中,鄭、謝、陳三人均主動上交了家屬違規享受的相關民政救助資金,但并未上交任何殘疾人補貼。
真相浮出水面。經調查,鄭、謝、陳三人親屬均是健康人士,屬違規辦理殘疾證享受到相關補貼,除此之外,三人均為自己親屬申報各類民政救災救助資金。其中鄭某還接受花坪鎮易家荒村村委會副主任王某請托,借他人殘疾證違規申請困難殘疾人危房改造補貼資金。2017年12月,建始縣紀委分別給予鄭某、謝某開除黨籍處分,陳某、王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順藤摸瓜 惠殘資金竟成“唐僧肉”
對于困難殘疾人來說,惠殘助殘資金無疑是救命錢,但這些資金卻淪為部分手握“特權”的人手中的“唐僧肉”。在聽取建始縣紀委監委關于花坪鎮民政(殘聯)系統所出現的問題后,引起縣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
“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這種‘微權利’腐敗,直接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傷害的是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特別是啃食殘疾人這類弱勢群體利益的問題,必須堅決從嚴查處,一查到底?!笨h委書記向紅林當即發出指令。隨后,全縣對殘疾證辦理情況開展全面起底,通過對所有存疑問題線索的核查,共查實問題110條,57名黨員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涉嫌違紀違規,其中涉及殘聯系統干部19人。
健康的人咋拿到了殘疾證?調查發現,在前些年,辦證中“講關系”“送人情”成為殘聯干部手中的“特權”和“福利”。他們在申請、審核、發放等環節優親厚友,甚至為本人違規辦理殘疾證。
與此同時,持證與實際明顯不符的情況十分突出。在殘疾等級評定環節,“目測”竟成普遍方式,甚至出現村干部持有智力殘疾證的情況。無獨有偶,對于部分已死亡的殘疾人,補貼并沒有及時停止發放。經查,全縣共有381人已死亡但未注銷殘疾證,并且有95人在繼續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殘疾證辦理出現的問題,與職能部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履職是分不開的,責任鏈條層層失守,監管形同虛設?!痹摽h紀委監委負責人一語中的。
責任不落實,板子就要打在身上。從2017年到目前為止,縣紀委約談、誡勉殘聯干部45人,立案調查10人,已給予黨紀處分4人,11人主動退回違紀資金7.2萬元。
釘子回腳 對診下藥“開處方”
2018年3月,建始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在開展“三看一解決”入戶走訪官店鎮一位低保殘疾人家庭時,了解到他沒有按政策享受到困難殘疾人每月50元的生活補貼,這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該縣紀委再次啟動大數據監督平臺,經比對,發現全縣類似情況共有1630人。
“釘子釘了還要回一腳才更牢固?!睘榇?,該縣紀委會同縣脫貧政堅指揮部、縣殘聯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再次開展專項核查,主要核查全縣已辦證殘疾人持證情況、殘疾人享受“兩項補貼”政策情況和全縣符合辦證條件而未辦殘疾證情況三項內容。
經前期摸底調查,該縣還存在很大部分殘疾人未辦證情況,這與部分單位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強等有很大關系。為此,該縣要求相關職能部門把轉變服務方式作為整改的“重頭戲”,變坐等群眾上門評殘為出機關、進基層、到家門,組織評殘專家前往各個鄉鎮和居住較為集中的自然村落進行集中現場評殘,對肢體嚴重殘疾的重度殘疾人實行上門服務。今年4至5月,縣殘聯組織評殘專家分成兩個專班,到全縣共開展了10余次集中評殘,30余次上門服務。官店鎮小戰場村一組彭冬香,因患風濕多年,平時在床架上系一根繩子借力翻身,今年開展的上門辦證服務讓她被評為二級肢體殘疾,每月能夠享受150元的殘疾人“兩項補貼”。據統計,通過集中評殘和上門服務,全縣共有2724人參與現場殘疾評定,其中,現場定級1300人、現場升級4人、現場降級7人。到去年專項核查到目前為止,全縣共新增殘疾人“兩項補貼”對象1581人,注銷殘疾證近602個。
從以往整治情況看,政策宣傳不到位是最大短板。為此,該縣印制了25000份殘疾人服務手冊和辦證、“兩項補貼”申報流程圖,通過張貼公告欄、精準扶貧駐村“尖刀班”成員進村入戶走訪、召開屋場會等多種形式做到政策宣傳全覆蓋。針對以往評殘辦證存在“關系證”“人情證”等問題,該縣在全縣僅有縣中醫院一家專業評殘定點醫院的基礎上,再次申報縣人民醫院為專業評殘機構,并要求所有評殘專家和辦證人員做到“三嚴”(嚴格程序、嚴格標準、嚴格紀律),加強殘疾評定與辦證管理。
“辦”的口子扎緊了,“發”的速度也要跟上。該縣召開縣委常委會,聽取匯報并研究“兩項補貼”發放程序,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優化辦理程序,縮短工作同期,將原來文件規定的30個工作日縮短為不超過21個自然日辦結,實行資金一月一發放?!艾F在黨和政府事事處處都在為我們老百姓著想,你們太好了!”5月底,官店社區84歲的薛傳元老人拿著剛剛領到的150元“兩項補貼”資金時激動地說道。在今年4月,她因肢體殘疾行走不便,縣殘聯上門服務,現場被評定為二級殘疾。
“再小的權力失去監督,都有可能釀成腐敗。只有扎緊管權限權的制度圍欄,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并以鐵的紀律確保制度剛性運行,才能有效防止類似問題發生?!苯ㄊ伎h縣長張淵平表示。據了解,今年以來,通過召集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該縣新出臺了《殘疾評定及辦證管理規范》、《殘疾人無障礙改造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工作的通知》等制度規定5項,從決策、申報、審核、驗收、資金撥付、監督管理等環節予以規范,形成科學管用的制度體系,筑牢反腐倡廉防火墻。
“黨和政府關心關愛殘疾人,出臺了系列助殘惠殘政策,作為執紀監督部門,我們有義務精心守護好這塊奶酪,通過專項核查和全面整改,消除在落實惠民政策方面走樣、打折扣和不公平、不合理現象,真正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苯ㄊ伎h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蔡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