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帶頭踐行環保,姐弟守護綠水青山,4月2日上午,隨著吳犇先生在《生態環保葬安葬協議書》上鄭重簽約,江城首個全生態環保葬家庭正式現身武漢龍泉山孝恩園。據了解,類似吳先生這種全家所有成員均選擇生態環保葬的家庭,在武漢20年生態環保葬推廣史上尚屬首例。
活動現場,武漢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負責人周善平,湖北省殯葬事業促進會會長鐘俊,武漢市殯葬協會會長吳彪。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龍泉街黨工委書記郭斌等政府部門領導,以及來自武漢各大城區的近百位生態環保志愿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江城首個全生態環保葬家庭的誕生。湖北省殯葬事業促進會會長鐘俊還向吳犇頒發了綠色環保家庭證書,以表彰他們全家為推廣生態環保葬式,守護綠水青山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我選擇生態環保葬,就是為了傳承我們全家的環保理念,守護我們的綠水青山!”4月2日上午,在龍泉山孝恩園生態環保葬簽約儀式現場,談起自己的簽約感受,年屆六旬的吳犇先生這樣說到。
吳犇先生的父親吳自強老人家住漢口,生前在武漢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身為文化人士的他,也是一位堅定的生態環保主義者。父親在世之時,反復跟母親和他們姐弟倆宣傳生態環保。教導他們從自己做起,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在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母親孫茵、姐姐吳郁馨和吳犇都成為了堅定的環保主義踐行者。他們積極參加各種環保活動,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守護綠色生態做著力所能及的貢獻。
2001年,在武大工作的姐姐吳郁馨不幸身染重病。臨終之時,姐姐多次囑咐,身后一定要選擇環保樹葬,讓自己為綠色環保盡最后一份力。姐姐去世后,他們四處打聽,得知龍泉山孝恩園是武漢最早推廣生態環保葬,也是全國最大的生態環保葬陵園之一。過來一看,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陵園環境讓他們非常滿意。最終,姐姐實現了自己的心愿,與龍泉山的青山綠水融為了一體。
2003年和2008年,飽經滄桑的吳自強、孫茵夫妻倆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與女兒吳郁馨一樣,身為生態環保主義者的老兩口,也希望自己能與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為伴,為綠色生態做出最后的貢獻。遵照二老的心愿,吳犇先生將父母也帶到了龍泉山孝恩園松柏樹葬區,讓他們與長眠于此的女兒吳郁馨再次相聚。
“推廣生態環保葬20年來,一家人中有一個或幾個選擇生態環保葬并不罕見,但像吳犇先生這樣,全家所有成員都選擇生態環保葬,這在武漢真是第一家!”龍泉山孝恩園負責人表示,1997年,民政部在全國陵園行業倡導推行生態環保葬式。該園率先響應號召,騰出126畝改造完畢的荒地,興建了“碧柏樹葬區”、“桂花樹葬區”、“櫻花樹葬區”等生態環保葬區,并推出了“草坪葬”、“室內壁葬”、“花壇葬”等系列生態環保葬式。
經過20年的不懈推廣,加上市民理念的不斷轉變,龍泉山孝恩園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近年來,選擇生態環保葬式的市民數量逐年遞增。已經從當年的每年5家,增長到現在的每年200多家。最近三年,該園承接的生態環保葬數量更是增加到200家、310家和390家。截至目前,龍泉山孝恩園已長眠了近4500位生態環保葬踐行者,該園也已成為全市乃至全國最大的生態環保葬墓區之一。
為響應中央號召,保護綠水青山,鼓勵更多市民選擇生態環保葬式,孝恩園將常年在仁愛苑舉辦生態環保葬免費集體安葬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