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媛劉迅 通訊員王琛高琛琛張祖國)一名在黃岡出生的早產寶寶,因為呼吸衰竭生命垂危,本月3日晚,由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轉運團隊連夜接回武漢(本報上周連續報道)。昨日這名寶寶已轉危為安,在專家陪同下轉回當地醫院。
昨日下午3時,記者在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病房看到,寶寶因為肚子餓了,哭聲響亮,小手小腳亂蹬。時隔10天后,再次與寶寶重逢的爸爸王剛(化名),穿著隔離衣戴著口罩,在護士的指導下,輕輕把寶寶抱在懷里。說來也怪,一進入爸爸的懷抱,寶寶就停了哭聲。護士沖好16毫升牛奶,教爸爸給寶寶喂奶,小家伙很快吮吸了起來,不到兩分鐘,喝得干干凈凈。心滿意足的小家伙不哭了,閉眼休息了一會兒,呼吸平穩。“他現在這么會吃了啊!”王剛說,孩子生下來吃奶沒勁,好不容易吃一點就吐,這還是自己第一次看到孩子吃奶。剛送到醫院的那幾天,自己覺都睡不著,住在醫院周邊不敢離開,寶寶媽媽擔心孩子,天天哭,現在看到孩子恢復得這么好,還胖了,終于放下了心。“感謝新生兒內科的醫生和護士,把我寶寶病治好了,還照顧得這么好!”王剛說。
出于信任,王剛請求由武漢兒童醫院醫護送寶寶回家。昨日下午5點,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舒迎春主任醫師和護士李風雨,再次踏上救護車,將寶寶護送回當地醫院新生兒科。“寶寶病情最危重的時期,我們將他從當地醫院接到武漢來進行救治,現在孩子情況穩定,可以回去做后續治療,一方面家長方便照顧,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優質醫療資源騰出精力,去救治更多疑難危重癥的寶寶,這也是醫院落實分級診療的具體舉措之一。”舒迎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