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推廣共享單車管理“中南路街模式”
依據路面核定總量 動態轉運保證用量
圖:中南街城管員擺放單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純武 攝
“單位大樓門前幾米就是地鐵口,為勸導共享單車有序停放,以前物業不得不安排專人!”6月13日,武漢市武昌區紫陽東路偉鵬大廈保安楊成告訴記者。
共享單車圍堵大樓亂象不復存在,這只是一個縮影。中南路街轄區共享單車曾達10萬輛,半年前清走8萬輛。共享單車限量,中南路街有何依據?減量八成,如何保證市民使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和企業。
丈量全部人行道 確認超投8萬輛
6月13日上午8時30分,記者走出地鐵4號線梅苑小區站A出口,只見不同顏色的共享單車,整齊地擺滿在不同區域的停車線內,騎車人新停放的共享單車,則被裝上機動車運離現場。
武昌區中南路街門前三包辦副主任董敏告訴記者,梅苑小區地鐵出口周邊,每天早上6點半至9點,會新增共享單車1400輛左右,半年前夜間還停有數千輛,導致周邊道路車滿為患,嚴重影響市民出行和店面經營,各類投訴居高不下。
2017年9月以來,進駐武漢不到一年的共享單車,達到70萬輛,其發展規模已嚴重超出城市非機動車位承載能力,武漢市交委宣布,暫停共享單新增投放。
圖:共享單車“疊羅漢”。
視界網 彭雪琴 文嵐 攝
圖:共享單車車滿為患。
視界網 彭雪琴 文嵐 攝
“中南路街轄區的部分道路,早已不堪重負!”董敏表示,可中南路街轄區竟究能容納多少共享單車,沒有現成的標準可以套用,街道門前三包辦探索給城市道路“減負”,又要讓共享單車企業心服口服,“去年10月,我和同事拿起了尺子,丈量轄區的34條道路”。
緊鄰梅苑小區地鐵站的文安路,可停960輛;中南路上有3段可停共享單車,可停2340輛……摸清“家底”,并按照私家電動車等社會車輛占比30%的車位、共享單車占比70%測算,全街13.8平方公里范圍內,34條馬路僅能容納共享單車2萬輛左右。
在中南街范圍內,究竟投放了多少共享單車?剛開始,各單車公司均諱莫如深。中南街門前三包辦工作人員一一清點:地鐵寶通寺站周邊亞貿商圈有4000輛,梅苑小區地鐵站周邊的5000輛,中南路商圈達9000輛,……總數突破了10萬輛,是正常容納量的5倍,難怪轄區盲道等公共設施、連通道口等禁停路段,常常被共享單車霸占。
轄區“三圈”(商圈、校圈和醫院)和“三站”(地鐵站、火車站和公交站)等熱點區域,超量投放十分驚人:地鐵寶通寺站周邊亞貿商圈,超投3000輛,梅苑小區地鐵站周邊超投3600輛,中南路商圈超投近7000輛。
圖:清運梅苑小區地鐵口超投單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純武 攝
圖:共享單車有序擺放。
視界網 彭雪琴 文嵐 攝
清走超量和存量 下班高峰保用量
“誰在熱點地區投放的車多,誰的使用量就大!”董敏介紹,為爭搶騎行市場蛋糕,有的共享單車經營公司,明知“三圈”“三站”熱點區域已超飽和,仍然“加塞”投放,市民潮汐出行的規律,決定了早高峰時段,單車會向熱點區域集中,導致熱點區域單車無處安放,甚至“疊羅漢”。
中南路街門前三包辦副主任張青表示,2017年11月,中南路街多次召集摩拜、ofo和哈羅3家單車經營公司,進行商討和協調,并定下了“白天清超量,晚上清存量”的減量目標。
隨即,3家單車經營公司采取行動,每天合計轉出4000輛,持續半個月左右。夜晚10時以后,熱點區域的共享單車,雖未超過路面核定的容納數量,但到了次日清晨早高峰,共享單車會潮水般涌來。所以,熱點區域的夜晚“存量”單車,也要清理,3家單車公司再去“存量”,1個多月運走數萬輛。去年12月,中南路街轄區共享單車數量,終于降至路面可容納的2萬輛左右。
中南路街轄區有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40萬人,共享單車減少了8萬輛,市民騎行如何保證?對此,哈羅單車政府事務經理王勁松表示,梅苑小區地鐵站等熱點區域,下班高峰時段偶爾會出現短缺,公司在這些點位均配有網格員,根據短缺數量的多少進行調度,少量缺口,工作人員可通過騎行到周邊“小調度”;如果需求量大,可從運出目的地南湖等片區“大調度”,以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摩拜單車華中區政府事務經理吳迪、ofo政府關系經理焦晶晶均表示,其在中南街轄區的共享單車周轉率,比減量前提高1倍以上,這對單車公司來說是件好事。此外,3家公司的馬路現場維護人員,經過協調整合,在共享單車擺放、轉運等方面通力合作,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共享單車大幅限量,如何保證不反彈?”董敏表示,街道的門前三包辦8名管理人員,做到定人、定點、定時管理,在確保有序停放外,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控制數量,比如在中南路上,就劃定了共享單車停放區和暫停中轉區,中轉區內的共享單車要限時清理轉運,并通過工作微信群及時溝通。
同時,中南街道門前三包辦工作人員和社區志愿者深入社區、街頭,宣傳進行文明騎行共享單車,形成人人參與治理的良性互動。6月13日,武漢市城管委在中南路街召開現場會,向該市推廣共享單車管理的“中南路街模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純武 通訊員 殷莉紅 余暉
(責任編輯:周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