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孝南區陡崗鎮袁湖村農機專業合作社用無人機為水稻噴灑農藥。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朋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楊澤新 實習生 趙子萱
站在窗口,窗外無人機盤旋;打開窗門,熱騰騰的外賣食品平穩落在掌心;
農田上空,無人機收集農作物數據、精確實施殺蟲劑或營養素的噴灑……
電影中的場景,正在成為現實。
6月4日,我省無人機企業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獲得民航部門頒發的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許可證”,具備了從事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資格,這給無人機商業化應用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據預測,到2020年,國內民用無人機年產值將達600億元;到2025年,這一產值可達1800億元。
我省無人機產業如何翱翔千億級市場?
群雄并起——
我省工業級無人機“快人一步”
無人機到底是什么?
省國防工辦軍民結合產業處處長彭少華概括:“無人機是無人駕駛飛行器的一種,是人工遙控或程序自主控制的飛機統稱。”
老百姓熟悉的無人機,通常指的是機身,也就是攜帶載荷飛行的無人機平臺。完整意義上的無人機,指的是“無人機系統”,這個系統由無人機平臺、任務載荷、起降系統、測控與信息傳輸系統、地面支援與保障系統、操作手組成。
彭少華介紹,我省無人機企業主要專注工業級無人機研發生產,各家技術方向不同,均擁有核心技術。
獵隼科技,在國內首創無人機“蜂群”技術,能讓數百架無人機共同“翩翩起舞”;
電鷹科技,掌握底層無人機控制芯片技術;
華伍航空,研發的無人機航時長,飛得高;
洛克希德無人機,在農業無人機領域起步較早,在農藥智能噴灑等領域有豐富經驗;
易瓦特,我省最大的無人機企業,擁有相關專利超過500項,掌握了無人機系統的六大技術,包括無人機整機設計、復合材料一體成型、動力系統開發、有效應用載荷、飛行測試、電子飛控等。
省國防工辦副主任楊峰表示,我省無人機企業主要面向機關(公安、消防、測繪)、企業(如電力企業、農場)用戶,安全飛行的隱患相對較小,部分企業的安全管控工作有較好基礎,具有較強的前瞻性。
部分企業軍民融合發展特征明顯,獵隼科技、華伍航空等對于進入軍用市場表示出濃厚興趣,已將獲取軍工四證、打入軍品市場列入發展計劃。
年產值約2億元,市場知名度不高——
追趕大鱷,要走差異化道路
6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萬家茶企,為何利潤不及一個立頓》引發熱議。報道提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與消費國,但茶產業“大而不強”,缺少世界級茶品牌。
眼下,我省無人機產業,也正遭遇類似尷尬。
看總量,2017年,省內7家主要無人機企業的年工業總產值約2億元。除易瓦特公司年工業總產值過億元外,其他企業年工業總產值均少于2000萬元。
看員工人數,超過100人的,只有易瓦特和華伍航空2家,有3家企業員工人數不超過50人。
看行業知名度,除易瓦特、智能鳥有一定影響外,其他企業知名度較小。有的正處于企業成長期,如獵隼科技正在進行第3輪融資,華伍航空計劃今年向市場推出產品。
無人機行業是新興的高科技產業,但行業進入門檻并不高,傳統無人機企業不斷取得技術突破,新興企業爭相進入,市場競爭激烈。
目前,我國已形成以深圳、廣州、北京、四川等為區域中心的無人機研制生產格局。
深圳擁有大疆公司、一電科技等行業巨頭。其中,大疆2017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產品占據國內及全球半數以上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我省無人機企業與國內行業大鱷相比,差距很大,要想發展壯大,必須找準細分市場,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找準市場痛點,軍事民用兩相宜——
進軍藍海,才能飛得更高
無人機能做許多傳統飛機做不了的事情。
軍事方面,無人機可用于偵察監視、對地攻擊、通訊中繼、運輸、靶標模擬等,是“得力好伙伴”。
民用方面,無人機也是“百變小能手”。消費無人機的興起,讓消費者可以購買到手即飛的無人機,把航拍從少數專業玩家的獨門絕技,變成人人都可以嘗試并享受樂趣的活動。除了娛樂體驗,民用無人機主要用于科學研究、大地測量、管路巡線、農林植保、氣象觀測等商業用途。“湖北無人機企業要堅持軍民融合發展,積極投身軍品研發和配套。”楊峰表示,我省無人機企業進入軍品市場,既可將自身技術和產品服務于國防建設,也可以拓展市場、促進企業自身發展。
無人機行業高速發展,資本競相涌入,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面對競爭,企業必須擁有核心技術,才能生存和發展。
對此,多家無人機企業表示認可。以我省無人機企業電鷹科技為例,該公司2014年12月成立,到2017年年產值已達1000萬元,公司的發展正是得益于強大的技術支撐。電鷹科技負責人表示,公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團隊長期合作,多名高管擁有世界知名企業工作經歷。
智能鳥公司總裁王效波則表示,公司近兩年的發展遇到挑戰,正在強化核心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
在研發無人機制造核心技術的同時,我省無人機企業還在積極拓展運營和服務市場,開展無人機培訓、建設無人機基地,試圖開辟無人機產業的另一片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