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朱惠
6月7日中午,2018年全國高考語文考試剛剛結束,作文題目即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
據了解,今年共8套試卷,3份全國卷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卷。湖北考生采用的是全國I卷,適用地區還包括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廣東、安徽、山東。高考作文題要求考生以21世紀以來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一些大事為材料,寫篇文章裝進“時光瓶”,留給2035年18歲的一代人閱讀。
“今年的題目很有創意、很大氣,符合時代特點,主要反映新時代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為‘00后’們提供了一個機遇,也有挑戰。”武漢六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黃德燦老師今年60歲,臨近退休,今年是他最后一次送考。對于今年作文題,他認為,只要扣住背景材料,圍繞機遇、挑戰、夢想幾個關鍵點,加上個人感悟,與未來有一個交流與“對話”,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話可寫。
華師一附中語文骨干教師沈勝方多次參與高考作文閱卷。他認為,今年高考語文作文題,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沈勝方說,情理之中,是因為和往年一樣,今年高考作文也是一篇帶有明確任務指令的任務驅動型作文;意料之外是因為作文給了7則材料,這些材料的融合性沒有2017年那么強。材料話題廣泛,人人都有話說,考生可從中國夢、圓夢立意,從影響世界、提振中國精神方面去組織有關材料,如救災、農村建設、航天航空方面去表達,也可就某一方面如救災、網絡發展、扶貧等去談認識。
“考生選擇其他大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寫出自己的聯想與思考也是可以的。”沈勝方說。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點評:I卷作文“世紀寶寶中國夢”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聚焦這代人“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的整體特征,仿年表形式選編材料、創編引導語,通過任務設定,讓生于新千年和新時代開啟之年的兩代青年在18歲成人之際進行跨時空“對話”,從而激發考生的寫作熱情和想象力,引導考生強化代際身份感,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時代的深刻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