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兄妹倆在父親陪伴下終于找到了孫莉(右二)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俊
一對來自秭歸大山里的兄妹,小學和初中受到上海一位陌生“姐姐”的資助和書信鼓勵,后來雙雙考上大學,如今事業有成。多年來他們有一個夙愿,找到這位失去聯系的姐姐當面說聲“謝謝”。6月3日晚,在央視《等著我》節目中,這對兄妹終于見到了他們20年前就結識,但從未謀面的姐姐孫莉。
山村兄妹收到上海姐姐來信
屈勇今年31歲,他和妹妹屈曉燕來自秭歸縣水田壩鄉馬營村,這里在大山深處,去鎮上要走一個多小時坑坑洼洼的山路。
屈勇上小學時,一批上海的好心人給馬營村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1998年師生們搬進了新學校,老師還給學生們發了“結對卡”,幫扶屈勇和屈曉燕的,是在上海煉油廠技校就讀的孫莉姐姐。
有一天,屈曉燕收到了一封來自上海的信,大致內容是:“我是上海的孫莉,你如果遇到困難跟我講,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你。希望你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走出大山。”
“雖然信是寫給我妹妹的,但我還是覺得特別激動,我終于知道了走出大山的方法。”屈勇說,從那之后更加努力地學習,經常考班里的第一名。
收到孫莉信的第二天,屈勇找老師要信紙回信:“我們家過得還可以,希望小學特別漂亮,再也不會漏雨了。我們特別感謝你們,我們倆一定會好好上學……”
兄妹倆受到鼓勵先后上大學
之后,兄妹倆與孫莉頻繁通信,而且還收到孫莉寄來的《現代漢語詞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籍。有時候,孫莉還會寄來一些衣物和現金,錢不多,但對兄妹倆而言卻彌足珍貴。
屈勇讀初中時,要走20多公里山路才能到學校。有一年,屈勇和30多個同學擠一輛農用車回家,結果車翻到山下,一個同學永遠離開了,他受重傷在醫院躺了十幾天才能下床。“后來,一些同學因這次車禍選擇了退學。”屈勇說,當他猶豫著想放棄的時候,收到孫莉姐姐寄來的詞典和信,堅定了他繼續努力學習的決心。
屈勇上初二時,孫莉來信說:“我馬上要參加工作了,以后可能沒那么多時間通信,不過你們有什么困難都可以告訴我。”爸爸則對屈勇說:“以后不要老給你們孫莉姐姐寫信了,別打擾她工作。”就這樣,經過三年的通信后,他們的聯系漸漸少了。
高中畢業后,兄妹倆分別考上黃岡師范學院和三峽大學,成為那個小山村第一個走出兩位大學生的家庭。
20年后他們終于找到“姐姐”
大學畢業后,屈勇在廣東惠州工作,4年前自己創業開了家裝飾公司,屈曉燕在深圳一家醫院工作。如今,兄妹倆均在廣東成家立業,生活穩定。
“這些年,我們始終沒有忘記過孫莉姐姐,也一直想見到她。現在我們日子過得好了,不需要別人幫助了,所以更想找到她當面說聲謝謝。”屈勇說,三年前他尋找孫莉未果,去年11月在中央電視臺《等著我》欄目報名后,通過央視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她。
在節目錄制現場,大門打開那一刻,當孫莉真的走出來時,屈曉燕一下子就哭了。她走上前緊緊抱住這個從未謀面的姐姐,一再致謝。
現在,屈勇兄妹和孫莉一家就像親人一樣,他們建起了微信群,經常在群里互致問候。孫莉過生日,屈曉燕還訂了花送去。孫莉說,20年前她剛上技校,從畢業的師兄師姐手上接過幫扶接力棒,物質上也幫不上什么,在寫信的時候以精神鼓勵為主,屈勇兄妹的上進精神讓她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