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搶運糧食也有技巧。
圖為:選手參加插秧比賽。﹙視界網石勇程遵玲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郭曉明
插秧、抗洪、搶運糧食……當這些農民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出現在省運會群眾項目的賽場上時,真是分外搶眼。5月25日,湖北省第十五屆運動會群體類(農民)暨全省第八屆農民運動會的趣味體育創編比賽在黃石落下帷幕。作為農運會的重頭戲,這個賽場產生的金牌占據了整個農運會金牌總數的一大半,而對接農活的各類趣味項目也讓賽場內外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農民組隊比拼的是默契
由于各地情況不同,農運會參賽各隊組織方式也各有不同。
神農架林區總共只有八萬多人口,派出的是平均年齡高達45歲的“媽媽代表隊”,甚至年屆54歲的農業局局長都親自上陣,這個陣容,和其他代表隊動輒十幾歲的年輕人當然無法抗衡。隊員們卻想得開:“重在參與嘛,開心地運動一下就好?!?/p>
恩施代表隊的隊員都是來自恩施市太陽河鄉的鄉親,和其他代表隊初來乍到的生疏相比,自然多了幾分親熱和默契。女子60米插秧決賽還沒結束,教練、領隊和隊員們都圍在了一堆,取得該項目銅牌的魏艷平說:“我們都是實實在在的農民,不過我們鄉有體育傳統,這次就代表恩施州一起來了?!笨蓜e說,恩施隊的戰斗力頗強,在女子拔河比賽中,該隊的總體重比參賽隊的平均體重少了八九十斤,差不多等于少了一個人,最后卻拿到了一枚銅牌。
農活技術博爾特也沒戲
農運會賽場的重頭戲都與農活相關,這些真正屬于農民的項目,可不是隨便什么運動高手就能搞掂的。
最具技術含量的當屬插秧比賽。選手要完成秧苗裝筐、運輸、插秧等步驟,裝筐時不許用手拿秧苗,一定要放在筐里;插秧時秧苗要直立,不能倒伏;插秧人不能蹲著插秧?!霸谔锢锟蓻]法蹲著?!蔽浩G平說:“這就是我們平時的農家活,只是規則規范了一點。”她說,插秧項目和農田實際操作一樣,都是腰、腿肌肉的加強和手眼配合,“就是讓博爾特參賽,他也贏不了我們?!?/p>
作為農活的重要內容,搶運糧食比賽頗具挑戰性。男選手要空手跑40米,雙手各提5公斤沙包跑回,再空手跑80米,雙手各提10公斤沙包跑回,最后用擔子將共30公斤的沙包挑起來跑80米,強度很大。80米擔運糧食比賽亞軍是宜昌隊的蔣隆杰,他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最難的就是挑擔子,搖搖晃晃地,沒經驗的人一不小心就掉了。”據他介紹,這個技術環節目前沒有哪個隊做得特別好,都是選手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有橫著挑的也有豎著挑的,還有用手抓著筐上繩子的。我長年做這個,習慣了就有很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