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就業困難人員持續下降,半數外出務工者選擇省內就業
楚天都市報5月25日訊今日,湖北省紀念《就業促進法》實施十周年報告會舉行。記者獲悉,我省城鎮新增就業規模逐年擴大,城鎮登記失業率已下降至2.59%。更多農村勞動力選擇就近就地轉移就業,省內就業人數占比47%。
此次報告會發布了湖北實施《就業促進法》十周年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湖北就業形勢穩步向好。其中,全省就業困難人員數量明顯減少,從2007年的20.27萬人,下降到去年末的4.28萬人。
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到1095萬人,農民工已經成為我省制造業、建筑業、商貿服務業的主要力量。到2017年末,全省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9.3%,比2007年增加17.7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繼續保持中部第一。
經濟發展帶動了就業的增長,許多在外打工的勞動者回到家鄉就業。截至去年底,全省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人數中,省外轉移就業582.8萬人,占比53.22%。省內轉移就業512.37萬人,占比46.78%。數據說明,更多農村勞動力選擇就近就地轉移就業。
全省工資水平也在大幅提升。該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7年,全省最低工資水平經過6次調整,從450元至700元,增長至1250元至1750元。全省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由2007年的19818元,增長至2016年的51415元。
“我省失業率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但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就業質量有待提高。”湖北省就業促進會會長湯宏提出,我省應盡快建立失業風險預警應對機制,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跟蹤分析。通過全省聯動的失業預警防控應急機制,將事業預警放分為紅(緊急)、黃(預警)、綠(正常)三種顏色,以應對失業應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