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白領三天兩頭口腔潰瘍,一直以為是上火所致,清熱降火的涼茶喝了不少卻毫無用處,持續好幾年后,才被查出竟然是患上“絲綢之路病”。
今年25是的方小姐(化姓)是武漢某公司的白領。兩年多來,方小姐一直深受口腔潰瘍的問題困擾。普通人口腔潰瘍一年發作兩三次,持續一周就能愈合。但是方小姐卻一個月發作一兩次。一旦潰瘍,通常爛的很深,疼痛難忍,愈合緩慢。
為了對付自己的“小毛病”,方小姐非常注意飲食,不敢吃熱燙、辛辣食物,凡是可能引起“上火”的食物也不碰,一有潰瘍立刻喝清熱降火的涼茶或者藥物。可即使萬般注意,口腔潰瘍的陰影卻揮之不去。雖然潰瘍讓方小姐倍感苦惱,但并沒有引起她的重視。
今年4月,方小姐突然全身關節疼痛,持續幾天沒有緩解。方小姐母親患有紅斑狼瘡,因此她對相關癥狀格外警惕,以為自己也得上紅斑狼瘡,趕緊來到母親常年治病的武漢市第四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
在詢問病史的過程中,方小姐隨口提到的口腔潰瘍問題立刻引起的醫生的警惕,根據方小姐關節腫痛、針刺反應陽性的癥狀,結合血管炎相關檢查指標,診斷方小姐患上了白塞病。
據風濕免疫科王丹主任介紹,白塞病多見于東亞、中亞及地中海盆地,因此又被稱為“絲綢之路病”。白塞病的基本癥狀就是方小姐所表現的口腔潰瘍。王丹主任解釋,一般的口腔潰瘍多因燙傷、咬傷口腔黏膜引發,創面較淺,不刺激創面不會劇烈疼痛。但是方小姐所患的口腔潰瘍為阿弗他潰瘍,通常沒有外因,反復發作,且創面很深,疼痛劇烈不易愈合。
“這本質上是一種血管炎,”王丹主任說,患有白塞病的患者血管發生炎癥,口腔黏膜微小血管損傷即發生潰瘍。此外,患有白塞病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外陰潰瘍、眼炎、關節炎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可能因為血管炎引起內臟的病變。王丹主任提醒,如果發現有反復高頻發作的口腔潰瘍需要保持警惕,特別是同時有上述其他癥狀的,須盡早在就診。(通訊員 陳夢圓 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