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通訊員 鄭耀武 蘭行行
數據顯示,2017年,共有48.92萬名外國留學生在我國高校學習,規模增速連續兩年保持10%以上。我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其中,湖北共有37所高校(含高職院校)招收了來自 5大洲 176個國家21871人次的留學生,與上年相比增長10.7%。
在鄂高校中,超六成留學生集中在8所部委院校,專業以語言類、醫學類為主,生源國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巴基斯坦、印度和韓國。
今起,本報特推出“留學生的中國故事”系列報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近在鄂留學生群體,傾聽他們在中國成長的故事。
在鄂高校中,華中科技大學留學生人數最多,共有4049人,其中研究生人數全國第二,共1693人。在讀留學生中,選擇臨床醫學專業的有464人,排在第一,其次為工商管理、電子通信工程、行政管理等。印度籍博士生夏克在華中科技大學求學6年,醫學專業學習上取得的成績,已讓他的家族為之自豪。而今,武漢已是他的第二故鄉。
今年33歲的夏克出生于印度書香家庭,父親是經濟學教授,兩個哥哥當律師,還有一個哥哥是外科醫生。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夏克在外科醫生哥哥的影響下,從小立志成為一名醫生。
高中畢業后,夏克去尼泊爾留學,臨床醫學本科畢業后,許多當地知名醫生和教授推薦他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學習?!拔耶敃r雖然成績不錯,可了解到華中科技大學在中國3000多所大學中排名非常靠前,還是猶豫再三,怕考不上。”夏克的漢語并不流利,他用英文表達著,難忘報考時的忐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喜出望外。
來到中國后,夏克投入到高強度學習中。
碩士就讀期間,他師從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高峰教授。高教授介紹,夏克起早貪黑,學習很努力,甚至比許多中國學生更勤奮?!拔曳浅U湎W校各種豐富的教學資源,只有通過努力,才能不辜負這些資源;只有自己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跟著教授馳騁學術疆場。”
碩士學習期間,夏克累計在SCI期刊(世界著名期刊文獻檢索工具)上發表5篇文章,其中第一作者2篇。碩士畢業時,他的突出表現得到學校和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肯定,中國教育部向其提供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全額資助其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博士就讀期間,夏克在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陳璐璐教授指導下,繼續他的學業和科研。陳璐璐教授說:“這個學生有兩個特點,善于思考、勤于閱讀。他的英文很好,經常查閱大量文獻,動腦筋總結,從中發現一些新的思考點。”陳教授帶著他參與一些重大研究工作,夏克的科研思維和能力得到極大提升。讀博期間,他又在SCI期刊發表4篇文章,其中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另2篇為共同作者。
“夏克特別努力,對自己要求特別高,為人踏實。”共事一年多,科研團隊的同學葉小鳳對他印象深刻。“因為他的努力,所以他才會取得那么多成果?!?/p>
優異表現,使夏克獲得教育部授予的2017年度全國優秀國際學生榮譽稱號。陳璐璐教授介紹,夏克原計劃今年7月畢業,因其在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糖尿病與肥胖”課題中承擔關鍵任務,所以學校批準其延長學習一年。
“Paper Machine”(書呆子),有朋友這么叫他。然而,生活中的夏克并不是一個傳統書呆子,他的幽默風趣打動了一個武漢姑娘。2015年,他們攜手步入婚姻殿堂?!拔錆h現在就是我的家,我喜歡這里,愛這里,希望畢業后留在這里?!?/p>
在武漢話里,夏克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是“下去”。但上進的夏克,一直在攀登科研高峰?!笆侵袊捌淙A中科技大學成就了現在的我,我很感恩!”夏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