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曹霓、王建鋒 通訊員曹緒勇 陳玲玲)“轉運與文化”第三屆宜紅古茶道學術研討會將于5月25日至5月27日在宜都舉行。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將齊聚宜都,就宜紅茶的淵源、文化、發展等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宜紅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之路。
本屆研討會以宜紅茶“古道樞紐 古法唯存”為關注重點,設置有開幕式、考察宜紅古茶道遺存點、觀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清江清 長江長》、學術研討會主旨發言、交流發言,及宜都、鶴峰、五峰、石門四縣人民政府簽訂“宜紅古茶道”保護利用協議書等環節。
宜紅茶是我國三大紅茶之一。史料記載,1876年,鄂西地區開始生產毛紅茶;1951年,中國茶葉公司宜都紅茶廠成立,統領湖北、湖南2省16個縣的宜紅茶收購、精制和出口。至此,宜都逐漸成為宜紅茶加工貿易中心。
近年來,為了弘揚宜紅茶文化,推動宜紅茶產業發展,宜都市充分發揮傳統產業優勢,以“宜紅古茶道”申報“萬里茶道”世界文化遺產為抓手,依托“宜紅”公共品牌,著力打造“宜紅之都”,通過紅茶產業的突破性發展,大力推進宜紅茶品質的提升、歷史的探索和品牌的構建,讓宜紅茶立足宜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