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 白菲斐)5月18日上午,第二屆中國(潛江)國際龍蝦·蝦稻產業博覽會暨第九屆湖北(潛江)龍蝦節開幕,活動由中國漁業協會、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糧油學會與潛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開幕式現場。記者劉濤攝
開幕式啟動。記者劉濤 攝
會上,潛江市委書記黃劍雄介紹了潛江人民十八年來創新推廣“蝦-稻共作”潛江模式的初步成效,并向來自全國的領導、專家、學者表示熱烈地歡迎。開幕式上,潛江蝦-稻大數據中心、潛江蝦-稻大數據中心、湖北小龍蝦交易中心同步揭牌。
潛江蝦-稻大數據中心揭牌。記者劉濤攝
潛江蝦-稻大數據中心揭牌。記者劉濤攝
湖北小龍蝦交易中心揭牌。記者劉濤攝
本次活動從5月18日持續到5月20日,三天時間里,除了舉辦經貿招商活動、網絡龍蝦節外,還將舉辦潛江“雙水雙綠”發展交流會和中國小龍蝦標準化養殖技術交流會,邀請國內外專家開展蝦-稻綜合種養技術和模式交流研討,共同探索稻田綜合種養高效發展路徑,確保潛江小龍蝦產業健康發展。
宣讀袁隆平賀信。記者劉濤攝
“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簽約。記者劉濤攝
據介紹,自2010年潛江“蝦稻共作”生態種養模式推廣以來,潛江龍蝦產業更是風生水起。目前,潛江全市“蝦稻共作”面積已達65萬畝,建成了13萬畝和6萬畝集中連片“蝦稻共作”標準化生態種養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集中連片、產銷功能齊全的潛江龍蝦養殖新格局。不僅種養殖方面,在深加工、餐飲、電商等二、三產業領域,潛江龍蝦也牢牢占據著“蝦王”的寶座。
潛江小龍蝦的加工出口已連續14年領跑全國。潛江以“蝦-稻”產業為突破口,已經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種選育、苗種繁育、生態養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飲、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于一體的完備產業鏈,目前產業從業人員已經超過15萬人,半數以上小龍蝦養殖戶收入在20萬元以上,帶動2萬人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