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左硯文 通訊員戴軍杰)水庫邊,一群鴨子劃動雙蹼戲鬧著,岸邊則建著一棟棟的鴨棚。這里是大悟縣豐店鎮方店村養殖能人周智生的養魚、養鴨基地。
周智生今年56歲,2001年以前是名建筑行業的工頭,主要在紅安縣從事水利工程施工。在一次施工過程中,因摔傷造成左腳四級傷殘。
2008年,周智生承包村里用于農田灌溉的徐家洼水庫94畝水面,作為養殖基地。此后幾年,他又相繼承包了村里的13口水塘,建了9個分基地?,F在,每年養魚實現18萬元的純收入。在養魚的同時,他還在村里建起3個小型養豬場,主要喂母豬賣豬仔,去年出欄800頭。
2012年開始,他與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水庫水面養鴨,將鴨與魚套養。周智生說,他現在養鴨2萬只,每天可收集1.8萬只蛋。他與神丹的合作,采取“以蛋換飼料”的模式。每天產的鴨蛋,大部分由神丹收購,換取飼料的同時,神丹免費為他提供防疫等支持。剩余的鴨蛋,要么孵化成鴨苗,要么加工成皮蛋、咸蛋。每年靠賣皮蛋、咸蛋,可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
“養豬、養鴨產生的糞便,是否會污染環境?”對記者的關切,周智生說到了循環農業。他說,他目前流轉了48畝水田種稻谷,30畝山地種花生、油菜、油茶、玉米和紅薯。動物糞便必集后全部用作有機肥回田,種植的玉米、紅薯等作為養殖飼料。
“老周是個有板眼的能人,在村里幫了許多人?!币幻o周智生打工的殘疾人說,村里的13口水塘,老周分包給13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代養。周智生給每個人提供一口水塘、魚苗、飼料和魚病防疫。到年底,周智生以每斤5元的價格回收,再扣除魚苗、飼料錢。每個代養人每年可賺3000至5000元,再加上就近打臨工的錢,每人的年收入在1萬元左右。
周智生的種養植基地,有18名殘疾人打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家。需要臨時用工時,優先考慮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和貧困戶。他說,殘疾人很難找到工作,好多人是吃著低保的貧困戶,依賴思想嚴重。為這些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看到生活的希望,有利于從精神上鼓勵殘疾人自強自立。
豐店鎮黨委書記付海波說,周智生本身是名殘疾人、又是養殖能人,不僅通過發展產業帶動殘疾人、貧困戶就業脫貧,還用實際行動幫助他們“扶志”,起到良好的“能人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