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平投資興建的孟宗文化博物館正式免費向公眾開放。通訊員 宋俊初 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宋俊初 韓紹 梅騰 楊兵)5月16日,記者在孝昌縣周巷鎮周巷村社區大樓看到,由孝昌籍收藏專家唐建平,投資興建的孝昌縣孟宗文化博物館,正式免費向公眾開放。
該館的展廳有上下2層,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展出的古代石雕、木雕,牌扁,文房,陶器,瓷器,字畫,以及民俗類生活與生產用具等藏品600余件,涵蓋了古人生產、生活、學習,起居等各個方面,讓參觀者贊嘆不絕流連忘返。尤其是展廳中間的“極婺聯輝”和“筠心勵節”2塊匾額,分外引人注目。唐建平這2塊匾額有數百年的歷史,都是自己費盡心血收藏的。
53歲的唐建平原籍孝昌,是十堰市頗有名氣的石雕收藏家,十堰晚報、十堰電視臺等媒體對其在石雕方面的收藏經歷進行過報道。唐建平說,自己曾經是十堰市國有企業職工,2005年辭職經商,現在已有兩家公司。說到搞收藏是偶然的機會,有一次出差到到十堰竹溪縣,車過一個鄉鎮堵車,下車去看看,看到一個古鎮整體拆遷,問一下原因,才知道縣里搞水利建設,要建一個大型水電站,因建設需要須整體搬遷。
唐建平在堵車期間老百姓在拆房,看到一幢幢古民居被拆掉,心里很是痛心,于是決定買一些用于保護,從搶救性收藏石雕開始,發展到古建筑構件、古代的生產和生活用品、地契文書、漆器和陶器等。隨著收藏范圍的擴大,其足跡也從湖北走向全國各地,目前其收藏的各類藏品近3000多件,裝滿了幾個倉庫,隨著父母年事以高,需要人照顧,因此就有了回家鄉孝昌建博物館的想法。
唐建平說,當年父母在周巷工作,自己的少年時代在周巷渡過的,周巷又是孟宗的故鄉,文化底蘊豐富。對周巷還是有感情的,想到自己收藏的文物中有一部分牌匾、木雕和石雕建筑構件與孝文化有關;隨著國家振興鄉村戰略的實施,以及周巷獨有的孝文化底蘊,因此回家建孟宗文化博物館,既能弘揚孝文化,還能保護當地的孝文化相關的文物。
唐建平的想法得到了孝昌縣政府,和周巷鎮政府,周巷社區的大力支持,周巷社區將自用辦公樓讓出來,自己搬到五樓辦公。經過半年的緊張施工,于今年4月底。唐建平的孟宗文化博物館很快建成(注冊正在進行中),正式免費向公眾開放。
唐建平在介紹收藏文物的年代及用途。通訊員 宋俊初 攝
唐建平在介紹收藏文物的用途及收藏經歷。通訊員 宋俊初 攝
博物館展出的“筠心勵節”匾額。通訊員 宋俊初 攝
博物館展出的“極婺聯輝”匾額。通訊員 宋俊初 攝
博物館展出的石雕文物。通訊員 宋俊初 攝
博物館展出的近代及古代家具等。通訊員 宋俊初 攝
博物館展出的古代木質燈籠。通訊員 宋俊初 攝
博物館展出的清代紡車和石雕窗。通訊員 宋俊初 攝
博物館展出的清代家具。通訊員 宋俊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