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鮮葉翠綠欲滴,制茶師傅抓起一把,甩進160攝氏度的炒鍋中,兩只手交替翻炒,顏色慢慢變深,香氣沁人心脾……
用茶匙將茶葉盛入玻璃杯,一股沸水帶動茶葉上下翻滾,幾分鐘后,一杯淺綠色的清茶呈現在眼前,暖暖的、甜甜的……
簽約臺上,13項與茶產業有關的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15億元,以茶為基、以茶為媒,帶動精準扶貧砥礪前行……
這里是大悟首屆茶文化旅游節的開幕式現場。
這座小城,今天過節。
大悟地處丘陵山區,多為酸性或微酸性砂壤土,良好的自然環境和適宜的氣候條件,使這里成為湖北省重要的茶葉產區。
據《大悟縣志》記載,大悟縣產茶有1000多年歷史。從唐代起,大悟茶就為朝廷貢品。清末,大悟綠茶因其獨特的品質,躋身當時的名茶之列。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大悟縣茶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從2000年起,全縣茶葉種植面積以每年1萬畝的速度遞增。截至2017年底,全縣茶葉總面積29.7萬畝,年產干茶8813噸,綜合產值超過10億元,規模位居全省第三。
2017年,大悟縣委、縣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至2020年,全縣茶園面積達到30萬畝,實現產值15億元,惠及茶農20萬人以上,建成全省茶葉經濟強縣。
以此為背景,大悟縣的小茶葉要做大文章。
在此次茶文化旅游節上,省農業廳、省農科院、孝感市政府相關領導以及數以千計慕名而來的游客一邊品嘗著香茶,一邊觀摩著手工采茶、制茶的全過程,贊不絕口。
抓住契機,大悟縣委書記余德芳誠邀天下客:“茶葉是這片紅色土地上的綠色名片,以茶為媒,茶和天下,才不負這一方山水。希望各位嘉賓朋友能在大悟多住幾日,多品茗茶,幫助我們這個革命老區的茶產業做大做強。”(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徐文 龔紅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