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習嘉賓
鄧宏兵 湖北省政協委員,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副會長兼長江經濟帶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區域經濟與投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提要
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系,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要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動力轉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破除無效供給,徹底摒棄以投資和要素投入為主導的老路,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時指出
要想不被歷史淘汰必須以新動能為發展動力
記者:在4月26日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系,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逼瞥f動能和培育新動能對于長江經濟帶實現高質量發展有怎樣的意義?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上,發展動力問題為什么很重要?
鄧宏兵: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長江經濟帶當前正處于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關鍵時期,面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性挑戰。隨著我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長江經濟帶發展必然會面臨著市場與資源要素的雙重約束,以往粗獷式的發展方式將無以為繼。要想保證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破除舊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通過新動能的增量來對沖傳統動能的減弱,加快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是激發長江經濟帶創新活力的有力抓手。創新能力的提升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使得以創新生產要素為支持的經濟發展新動能逐漸成了引領發展的主導力量。長江經濟帶應該抓住這一重大機遇,通過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努力在科技、產業、模式和品牌等領域取得關鍵突破,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趨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城鄉居民對于提升消費品質與生活品質有著巨大的需求,而這種需求必然會為眾多產業創造巨大的發展空間,新動能的產生順應了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高端制造品和高質量服務等消費結構升級的高端需求。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創造更多高品質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遍L江經濟帶作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其高質量發展對于中國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培育新動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對于長江經濟帶實現高質量發展都是一件影響全局的大事。發展動力問題,事關全局,事關未來。要想不被歷史所淘汰,長江經濟帶必須以新動能為發展動力,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破解難題
記者:在破除舊動能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皦咽繑嗤蟆⒐喂钳焸狈从吵鲈趧幽苻D換上,存在怎樣的難度?需要克服怎樣的困難?
鄧宏兵:破除舊動能,首先要“去疴”,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然后要“轉型”,包括產業綠色化、產業集群化、產業特色化、產業國際化;第三要“升級”,包括產業高端化、產業信息化、產業智能化、產業品牌化;第四要“融合”,要推進產業鏈融合、區域融合、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當前,在“去疴”的過程中,有的地方和領域還存在思想觀念轉變不到位,新舊動能轉換停留在會議、文件和口號上的問題。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有的地方和領域還存在體制機制不順、改革不深入、開放不到位的問題。在“融合”的過程中,有的地方和領域存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新興產業發展不充分等一些突出問題。
當前,要重點解決以“化工圍江”為代表的歷史遺留難題。長江沿線有將近12萬家化工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必然要求這些企業進行迅速徹底的轉型升級。要將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企業轉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或者綠色低碳軌道上來,同時提高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的比重。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還會涉及到企業內部的諸多問題,比如債務處理、人員安置、資產重組以及地方經濟指標下行壓力等問題,這些問題在長江經濟帶加快動能轉換過程中都需要一一克服。加快長江經濟帶的動能轉換,必定會有所犧牲和放棄。
要重點解決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雖然許多企業在產學研聯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真正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還較少。目前,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模式更多表現在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上,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不多,原始創新能力不強,擁有核心技術較少,直接制約著創新能力和科技發展水平。
要重點解決新動能發展不夠成熟、難以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問題。長江經濟帶目前處于從舊動能向新動能轉換的過渡階段,新動能領域尚未完全成熟,無法起到強大的支撐作用。高端制造業、新能源、服務業、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雖然發展速度快,但缺乏核心技術、產業資本等配套支持。同時,落后產能轉型升級緩慢。鋼鐵、水泥、機械、紡織、電子、建材等資源型耗能型污染大的傳統產業普遍產能過剩,影響產業鏈中下游產品品質的提升。
騰籠換鳥要力爭換進五只“鳥”
記者:在如何“培育新動能”上,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長江,以生動的比喻闡述了這個問題,“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鳥得舍得換。原來的鳥飛了,籠子騰空了卻沒有新動能進來,不行;眼神不對,換進來的鳥對生態整治有弊無利,也不行。”在生態優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前提下,我們應當怎樣讓對生態整治有利的“鳥”住進騰空的“籠子”?
鄧宏兵: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意識,壯士斷腕“關”、突出創新“改”、痛下決心“搬”、以質為先“轉”、綜合施策“治”、全民參與“綠”,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從轉型舊動能來看,應該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持“創新、創造、創品牌”戰略,不斷培育壯大新動能,同時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改造提升舊動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有機統一,實施新動能培育和舊動能改造“雙輪驅動”。從培育新動能來看,要找準新產業、培育新主體、運用新手段。用好創新第一動力,加快推動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要素創新。著力破解人才、資金、生態等方面的難題,營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過程中政府和企業要各司其職,勇于擔當。企業要高度重視技術改造,將產業結構向節能型、技術密集型以及高附加值行業轉變。政府要堅持綠色發展價值取向,在綠色發展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可再生能源等綠色新興產業,完善綠色產品供給體系,形成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新格局。
長江經濟帶在新舊動能轉化過程中,要力爭換進五只“鳥”。一是換進循環經濟這只“鳥”。長江經濟帶發展循環經濟空間巨大,要實現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從利用廢物到減少廢物的質的飛躍。二是換進綠色經濟這只“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揮市場主體和全社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發展。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形成“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良性循環。三是換進旅游經濟這只“鳥”。全域旅游為長江經濟帶旅游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發展旅游經濟是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式。四是換進服務經濟這只“鳥”。加大長江經濟帶服務經濟發展力度,滿足城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五是換進創新經濟這只“鳥”。增強創新能力,激發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