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銀色鹿角(通訊員提供)
荊楚網消息(記者馮騁 通訊員趙琴)5月2日,經官方信息確認,苦苣苔科花卉品種銀色鹿角(Primulina‘Silver Antler’)成功完成國際登錄!它是由武漢市園林科研院徐慧,以及合作單位恩施東升植物開發有限公司的黃升、呂文君等共同培育出的一個雜交新品種。“銀色鹿角”已經獲得國際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種登錄權威機構--世界苦苣苔科植物協會(The Gesneriad Soceity)授予的認證證書,其品種名已經獲得了國際認證。這是45年來,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誕生的第一個國際認可的新品種,也是該院在園林植物新品種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成果和突破。
徐慧老師現場觀察植物(通訊員提供)
“銀色鹿角”這個浪漫的名字從何而來?徐慧介紹,它是由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的牛耳朵與鈍萼報春苣苔雜交獲得的一個雜交新品種,母本牛耳朵的特點是花量大,株型豐滿,父本鈍萼報春苣苔的葉脈為銀色;而‘銀色鹿角’綜合了父本和母本的優良性狀,葉片綠色,葉脈呈銀色,其形宛如鹿角,故取名銀色鹿角?!捌渲晷拓S滿,葉片茂盛,花朵繁密,姿態優美,花為紫紅色,或亭亭玉立于葉片之上,或在葉片間靜靜綻放”。
徐慧介紹,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形態變化千姿百態,花色變化多樣,大部分種對弱光條件下的散射光利用效率高,同時也能夠適應稍強的光照,是世界著名室內觀賞花卉之一。全世界約有150屬,3700多種苦苣苔科植物,我國有58屬,約470余種,其中27屬為我國特有屬,大部分種類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極具開發為室內觀賞盆花的潛力。
目前已經市場化的苦苣苔科觀賞植物,多為國外種類及其雜種后代群形成的雜種群和雜種品系,如非洲紫羅蘭、大巖桐、口紅花、貓臉、喜蔭花等,占據了我國苦苣苔科觀賞花卉幾乎全部的市場。國內對該類植物觀賞價值的開發剛剛起步,對苦苣苔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資源調查、分類及藥用栽培上,大部分資源仍處于野生于半野生狀態,至今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完全由我國自行培育并形成產業化、商品化的產品。
認證證書(通訊員提供)
“我國苦苣苔科資源雖然豐富,但很多種類現存數量并不多,由于人為生境的破壞及采挖,有些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將這些資源園藝化,完美的表現其在原產地所具備的觀賞特性和各種生物學性狀,實際上也從側面保護了資源?!毙旎壅f,因此通過對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栽培,選育新的觀賞品種,一方面能夠充分發揮和利用我國野生資源優勢,為我國室內觀賞花卉領域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對現有資源的保護也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銀色鹿角”不僅具有很好的觀賞性,同時也具備了較強的適應性,能夠適應武漢地區的氣候特點,可以在武漢地區進行推廣應用。銀色鹿角還具有良好的耐陰性,很適合家庭、辦公室等光照條件不夠理想的地點進行擺放裝飾。
為了培育出“銀色鹿角”,徐慧和她的團隊經過了長時間研究。2015年起,就開始了野生苦苣苔花卉的收集工作;2016年,課題組正式開展工作,搜集了苦苣苔科野生花卉40多種,現有雜交品種8個。 ‘銀色鹿角’就是從多個雜交品種中篩選出來的表現比較優秀的一個品種。
對于未來,徐慧說,他們現在已經掌握了銀色鹿角組培快繁技術,具有規?;a的能力。武漢市園林科研院現在有一些科研工作者正在開展不同植物的育種工作,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花卉新品種不斷地誕生。
背景材料:
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73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園林科研院所之一。經過45年的發展壯大,目前該院科研實力和技術開發能力均在全國同行中名列前茅,是中部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園林科研機構、全國園林科技行業華中地區的組長單位。建院以來共承擔了98項科研課題,獲國家科技獎勵3項,在全國園林科技界排名第二。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1項,市級科技獎勵18項,出版專著2篇,園林培訓系列教材一套,發表研究論文八百余篇。研究領域涉及新優特色植物、水生植物、植物保護、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等熱點難點問題,為建設生態化大武漢提供了最優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