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羅序文 通訊員 肖曉波 何義
5月6日,荊州市荊州區城南紅光村拆掉了村委會墻上的86塊各類標識牌和制度框,只保留村支部、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黨建評星晉級等4塊;該區八嶺山鎮銅嶺村村委會墻上的112塊標識牌和制度框,也正在陸續拆除。
村委會為什么要拆牌子?
原來,4月28日,荊州市召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動員大會,紅光村和銅嶺村村委會室內室外“牌子滿墻”的問題被曝光批評。
紅光村村委會墻上,原來掛有各種標識牌37塊、制度框16個、領導小組標牌14塊、宣傳欄23個,共計90個;銅嶺村村委會墻上,掛著各種標識牌36塊、制度框51個、領導小組標牌4塊、宣傳欄21個,共計112個。
動員會一開完,荊州區紀委書記胡培中就到紅光村、銅嶺村等地調查核實,并與鎮、村干部座談。
“牌子越掛越多,制度越掛越多,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考核。”有的鎮干部說。
“做多少牌子,村民根本不看,把相關政策講好、講透,入腦入心更重要。”有的村干部說。
“每年做牌子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群眾怨聲載道。”有的黨員群眾說。
“去年村里做這些牌子就花費了1.9萬元,確實有點浪費。我建議在村部安裝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大約1萬元,節約成本。”紅光村黨總支副書記馬家新說。
“‘牌子滿墻’應付檢查,制度‘上墻’不‘上心’,這本身就是一種形式主義,必須破除。”胡培中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荊州區正在對各類掛牌、上墻制度、宣傳專欄、公示公告等進行梳理,對確實不必要上墻的牌子將進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