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30日訊雙腳紅腫、疼得呲牙咧嘴的小伙子昨天一瘸一拐來到醫院,這是要看哪個科啊?內科?外科?骨科?導醫小妹妹居然建議先看內分泌科。醫生詢問了病史,要他把襪子脫下來看一看。果然,醫生診斷是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小張是個美食熱愛者,冬天的火鍋,夏天的小龍蝦都是他的最愛。兩年前體檢的時候,發現尿酸偏高。醫生建議平時多喝水,少吃高嘌呤飲食。可他沒啥感覺,因為又不疼又不癢,便總是經不往美食誘惑。前天,和一幫朋友又是龍蝦加啤酒暢快了一把。
酒酣耳熱回家,半夜里做夢感覺腳扯得生疼。醒來一看,大拇趾又紅又腫,早上,腳疼得已經不能下地了。
協和醫院營養專家蔡紅琳教授稱,痛風跟飲食密切相關,但它不完全是因為飲食的原因起來的。痛風主要是代謝因素導致的。
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夏文芳副教授提示,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一種疾病,長期的高尿酸血癥導致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與腎臟的沉積,嚴重的會廣泛痛風石沉積,發展到關節變形,腎功能嚴重受損。如不及時治療,會引起痛風性腎炎,尿毒癥,腎結石,以及性功能減退,高血壓等多種并發癥。
蔡紅琳說,飲食的治療對痛風改善雖然沒有治療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那么明顯,但改變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習慣能有效防止痛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