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知識產權保護出"新招":政企校三方簽聯建協議
湖北日報訊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25日,湖北省知識產權局、中建三局和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在省科技館項目工地簽訂知識產權保護聯建協議,并設立中國(湖北)知識產權維權服務中心中建三局工作站,通過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助推建筑行業創新發展。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單純依靠承接、模仿和復制國外先進技術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發展的時期已過去,對自主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省科技館新館是省內首個大型綜合性科普教育場館,完工后將為國內一流的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平臺。25日下午,省知識產權局在省科技館新館項目舉辦了“工地開放日”,200余名華中科技大學學生,走進工地,詳細了解了項目施工所使用的工藝和設備背后的專利技術,領略工程建設中的科技魅力。
省知識產權局還現場舉辦了“工地大講堂”,工地發明家彭克難、許可走上講臺,為大學生和農民工介紹了自己的發明創新之路。省知識產權局專家則講述了如何依法維護自身知識產權的知識。
據悉,近年來,中建三局已申請專利和實用新型的數量分別為1341項、1127項;獲得1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56項國家級工法、1010項省部級工法。知識產權制度作為技術創新的激勵與保障,為大量發明創造的涌現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