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洪山廣場是武漢首個應急避難場所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榮海 葉文波 通訊員周志高 謝助全 王偉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截至目前,武漢市已建成144個應急避難、疏散場所,其中應急避難場所5個,應急疏散場所139個,這個數字每年還會增長。平時,它們就是普通的廣場、公園、學校、地下車庫、體育場館,而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可應急容納近百萬人。
這些應急場所是如何設立的?它們具體是什么樣子?它們為可能發生的災害作了什么準備?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江城部分應急避難、疏散場所,進行了實地探訪。
1 洪山廣場 草坪下藏有暗坑式廁所
位于武昌中心地帶的洪山廣場,是市民舞劍、練拳、散步的好去處。然而,許多人并沒有留意到,廣場上一個個特殊的藍色標牌;許多人也不知道,這里是武漢市第一個應急避難場所,一旦有災害來襲,可安置1萬人疏散避難。
4月20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洪山廣場實地探訪,看到廣場四周臨街位置,都豎立著由武漢市民防辦公室監制的“應急避難場所”標牌。
圖為:洪山廣場里的直飲水設備
在廣場西側,設立了“應急指揮”“應急物資供應”“應急廁所”以及兩個“應急醫療救護”區域;廣場中間是“應急棚宿區”區域,旁邊的開闊平地是“應急物資供應”區域;廣場東側也預留了“應急供電”“應急醫療救護”“應急廁所”等區域。
據介紹,2013年,洪山廣場建設成為武漢市首個應急避難場所,達到國家地震應急避難場所III類標準。其面積達2萬平方米,配置有直飲水處、暗坑式廁所、移動式電源、帳篷及通訊設備等,一旦有災害來襲,可安置1萬人疏散避難。
記者在現場找到了4處直飲水處,均可使用,但并沒有看見暗坑式廁所。對此,洪山廣場管理處主任劉平蘭介紹,暗坑式廁所已提前建好,發生緊急情況時,只要掀開地面的草坪樹木就可以看到。而像“應急棚宿區”“應急物資供應”“應急供電”“應急醫療救護”等只是預留區域,一旦災害發生便會啟用。
2 幸福灣公園 四個方向都有疏散道路
目前,武漢市建成的5處應急避難場所,分別位于武昌區洪山廣場、洪山區幸福灣公園、硚口區金三角人防工程、江岸區石橋公園、東西湖三店學校。
與應急疏散場所相比,應急避難場所對場地面積、硬件設施要求更高。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地勢平坦空曠,且地勢略高、易于排水、適宜搭建帳篷的地方,在高層建筑物的垮塌范圍距離之外。室內場館作為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包括配套設施用房)的,還應達到當地抗震設防要求。
這些應急避難場所的基本配置設施,包括救災帳篷、簡易活動房屋、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設施、應急供水設施、應急供電設施、應急排污設施、應急廁所、應急垃圾儲運設施、應急通道、應急標識等。
圖為:不少小區都配備了地下防空疏散場所
位于洪山區書城路的幸福灣公園,是武漢市規劃建設中的一個大型應急避難場所。4月20日下午,記者現場看到,從書城路、珞獅路、文馨街、文治街四個方向都可以進入幸福灣公園,每個出入口都張貼有應急疏散的標識。武漢市民防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應急避難場所對通達性要求比較高,應有不同方向的兩條以上的疏散道路。
按照規劃,幸福灣公園按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III類標準建設。據洪山區民防辦透露,預計今年上半年,幸福灣公園應急避難場所基本設施可配置建設完畢。
占地3萬平方米的江岸區石橋公園,其址原是一個建筑垃圾堆積場,經園林部門規劃建設,終于變身城區中心的“綠肺”,于2017年7月25日正式完工開放。該園設置有應急避難場所及地震宏觀觀測站,是一座兼具園林景觀與民防功能的綠化公園。
3 秦園居小區 居民樓之間就是疏散地
與應急避難場所相比,應急疏散場所在武漢三鎮分布得更為密集,共有139個。許多休閑廣場、地下車庫、空曠花園、學校操場,都被作為應急疏散場所予以建設,設置了逃生路徑,并在醒目地方制作指示標識。
圖為:秦園居小區是應急疏散場所
4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武昌區徐家棚街惠譽花園社區探訪。社區主任盧紹玲介紹,該社區的秦園居、鵬程帝景苑兩個小區,建成時開發商就預留了開闊的休閑廣場。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社區更加重視這兩個小區應急疏散場所的建設,在休閑廣場、居民樓、道路上都加裝了許多指示牌。
圖為:秦園居小區內,居民查看應急疏散示意圖 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攝
記者看到,秦園居小區一期的應急疏散場所位于1棟、2棟、3棟、4棟居民樓之間,這里豎立了“應急疏散場所”標牌以及“社區防災減災逃生疏散示意圖”,居民樓上掛有“疏散方向”的指示牌。秦園居小區二期地下車庫進出口,均掛有“防空疏散場所”標牌。
盧紹玲介紹,在發生地震、火災、洪水等災害時,應急疏散場所將發揮重要作用。為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社區還建立了消防室和應急救援隊,儲備了滅火器材、消防服裝、手電筒、防雨裝備等應急物資;社區經常組織疏散演練、防災減災講座,張貼宣傳海報條幅,提高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識。對礦泉水和食品等物資,社區與就近的慈善企業、公益組織保持密切聯系,一旦有需求可隨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