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劉釗海 張有科)4月21日,英山縣溫泉鎮一天門村黨支部書記周足林,冒雨帶領溫泉鎮農技中心負責人,來到新發展的50畝中藥材蒼術種植基地,查看蒼術生長情況,并對蒼術后續培育技術及管理進行現場指導,為促進該村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效服務和技術支撐。至此,一天門村蒼術種植面積已達80畝。這是一天門村黨支部,通過“黨建加合作社加農戶”模式,拓展產業為農戶增收的又一舉措。
圖為:一天門村50畝中藥材蒼術種植基地一角。通訊員 劉釗海 攝
圖為:周足林(左)與鎮農技中心負責人商討蒼術培育技術及管理。通訊員 劉釗海 攝
只有78戶,212人的一天門村,位于溫泉鎮東邊山頂,東與安徽省太湖相鄰,南與蘄春接壤,平均海拔高度750米,距溫泉鎮15公里,是個典型的山頭村。
一天門村現有山林面積3700畝,耕地面積415畝。“2016年以前,村集體、村農戶經濟都很窮,光村集體欠債105萬元,相當于村農戶戶平欠債萬余元。”1990年當上村支書、現年57歲的周足林如是說。
窮則思變。一天門村黨支部,為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導作用,帶領群眾積極參與精準扶貧產業對接,因地制宜實現脫貧致富。2016年,在聯系幫扶的黃岡市商務局和市商務執法局、黃岡技師學院、湖北玉環建筑、黃岡師范學院、市消防支隊以及英山縣財政局的支持下,村黨支部成立村自強互助脫貧種養專業合作社,全面推廣“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到目前為止,農戶除了傳統種植水稻外,成功發展種植生姜30畝,茶園60畝。
一天門村地處高山,其蔬菜種植時間與河下相差20天左右。村黨支部引導村民發展“反季節”蔬菜70畝,增加農戶口袋收入。
在年初的一場冰凍雪災中,導致大量松樹被壓斷。村黨支部組織村民利用斷樹的自然資源發展種植茯苓,將為戶平創收八千至萬元。
一天門村黨支部,在引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同時,想千方壯大村集體經濟。2017年以來,村委會向自強互助脫貧種養專業合作社注入資金8萬元,并通過與村合作社聯營,利用精準滅荒種植油茶500畝、梨子園60畝,為村集體創收。此外,該村建成的77千瓦的光伏發電,已產生年收七萬余元的經濟效益。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一天門村集體已還清上百萬欠債,并有了一定的積蓄。壯大村集體經濟后的一天門村黨支部,不忘反哺村民。該村向年滿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發放生活補助600元,為農戶繳納合作醫療基金和購買小額意外保險。駐村扶貧單位縣財政局每年為貧困戶發放雞苗人平5只,為貧困戶增效注入活力,深受村民好評。
如今,一天門村實現了通組、通戶公路硬化。精準扶貧36戶,除一戶3人在今年脫貧外,其余均已脫貧。在該村78戶中,已消滅土坯房,除10戶五保居住在集中安置點,59戶已住上了樓房外,另有9戶正在建設樓房或平房,并且戶戶都有產業。
一天門村農戶依靠村黨支部強有力的支撐,發揮山區自然優勢“靠山吃山”,建立起了穩定的產業收入來源,加上宜居的居住環境,留住了山頂上的農戶,更留住了山頂上農戶的人心。
“一天門村特殊的氣候和自然條件,適宜發展中藥材,其市場前景廣闊,是山區必走的一條路。”聯系一天門村的英山縣溫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饒鐵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