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項目。通訊員姚釩 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姚釩、呂沼)“我現在在村里的扶貧公益崗位工作,一個月工資有800元,加上扶貧項目分紅,每年收入有萬把塊,我也成了‘萬元戶’!”春日暖陽下,鄂州市華容區臨江鄉新港村村民秦曼說起扶貧監督執紀之后的新變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新港村村是省級貧困村,全村有77戶貧困戶,幾年前,湖北省地稅局結對幫扶后,雖然帶來了項目和資金,卻沒有給貧困戶的現狀帶來根本改變。大家都說,變化來自于華容區紀委在該村查辦的一起“雙規案”。
村支書套取扶貧財政資金213萬余元
2015年,新港村身殘志堅的低保戶張正兵希望通過建小型養雞場創業脫貧,卻遭到村干部“吃拿卡要”。新港村原黨總支書記熊細火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其他相關干部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
然而,熊細火的貪心欲念早已潰壩。2017年,區紀委接到扶貧舉報后,再次對熊細火套取扶貧項目資金問題進行立案調查,發現他利用職務便利,4年間套取國家扶貧財政資金213萬余元,非法占有公共財物28萬余元。2017年8月,華容區紀委對熊細火進行“雙規”,并移送司法機關,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干部扶貧工作作風不實、紀律不嚴,必將受到紀律的嚴懲,熊細火違紀違法案為該村黨員干部敲響了一記警鐘。
新港村新任黨支部書記高作奎吸取經驗教訓,從抓學習入手,利用支部主題黨日邀請市里駐村第一書記陳鈺群、三江港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等干部為村里黨員干部講廉政微黨課,提高黨紀法規意識。
同時,規范村級辦事流程,狠抓干部作風,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真扶貧扶真貧 讓扶貧資金落到實處
2017年來,新港村包保干部擰成一股繩,結合村級實際,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公益、技能培訓等方面著手推進,提高人口素質,拓展增收渠道,努力改變全村貧困現狀。
該村支部書記高作奎興奮的介紹到,2017年該村發展的光伏發電產業,年收益有4萬多元,27戶精準識別貧困戶每年可分700元左右。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蔬菜大棚種植,每年能帶來8萬元收益,每戶貧困戶能分紅600元,大棚務工的貧困戶每日可領取60至80元工資。
此外,村委會還從蔬菜大棚的收益當中資助本村的大學生,其中,2017年共資助4位,兩個大學本科生每人每年3000元,兩個高職高專生每人每年2000元。
目前,全村27戶一般貧困戶通過幫扶找到就業崗位,整村脫貧目標已經實現。同時,該村利用湖北省地稅局撥付的扶貧專用資金,給全村12個組9個村灣全部安裝太陽能路燈。
“扶貧干部作風好了,我們貧困戶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經歷了建養雞場的風波后,張正兵在包保干部的幫助下,首先解決了雞舍問題,還申請了5萬元的無息創業貸款,同時努力學習養殖技術,蛋雞養殖數量發展到3000多只,年純收入達3萬多元,養雞場還為兩名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
“我的養雞場旁的路是政府出資修建的,有了黨的好政策,有了‘真扶貧’的干部,貧困戶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敞?!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