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劉杰、陳亦文)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2018全國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評選結果揭曉,湖北省文物局推薦的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理學院修繕工程入選。這是我省文物保護項目首次獲此殊榮,對于引導和提升全省文物保護工程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專家、北京建筑大學教授湯羽揚認為,該保護項目充分遵循了《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的技術標準和規范,體現和引領了國內近現代文物建筑修繕方面科學、嚴謹、務實的良好趨勢,同時也是文物“活化”保護利用的優秀案例。該項目突出特點表現在:充分的歷史檔案依據及各項研究貫穿項目始終,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詳細數據資料;專業化的實驗室和現場實驗、試驗、檢驗,為盡可能多地保存歷史信息提供科學依據;施工階段引進BIM技術系統,對實施過程進行精細化控制管理;校方打破常規項目進度控制慣例,工期服務于質量,合理控制文物建筑施工期。更值得提倡的是,修繕后的理學院大樓延續了教育教學功能。
評選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報社共同主辦。經項目初選、現場考察評估和專家終評,全國共有6個項目入選,包括故宮寶蘊樓、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古建筑、山西省平順縣王曲村天臺庵、吉林偽滿皇宮緝熙樓同德殿、青海塔爾寺古建筑群的修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