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湖北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號角再次吹響!
省政府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當前全省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但與發達地區相比,服務業發展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搶抓發展機遇、補齊短板是當務之急。
2022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
未來的發展目標,《意見》描繪了一個清晰的藍圖——
全國重要的現代物流基地、全國重要的研發設計基地;中部服務業強省、長江中游服務業發展高地;長江中游區域性金融中心、長江中游商業功能區、中部電子商務中心、中部旅游核心區。
具體指標包括:到2022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在2015年12736.79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由2017年的45.2%增至超過50%,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省從業人員比重超過45%,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超過70%,服務業信息化、國際化、集聚化水平大大提高,培育和建設一批全國知名服務業企業、品牌和示范園區。
《意見》強調:以壯大總量規模、提高發展速度、優化發展質量和提升發展水平為核心,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業態創新、產業融合為抓手。
省財政和各市州都要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
《意見》要求“加大財政投入”,省財政統籌安排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市州縣加快服務業發展,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服務業領域。各地也要相應設立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省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要圍繞服務業發展重點領域設立相關子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服務業十大重點產業。
支持總部經濟發展,支持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對于新進全國服務業500強或湖北服務業100強的民營企業,對新增入庫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或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速超過20%以及年上繳稅收增速超過20%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均給予一定資金獎勵。
支持服務業品牌化、集聚發展。定期開展“湖北省服務業品牌”“湖北省服務業著名商標”和“湖北老字號著名品牌”評選活動,對上榜品牌和商標給予一定資金獎勵。推進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園區、品牌建設示范園區建設,對考核排名靠前的給予一定資金獎勵。
實施產業培育工程,力推十大產業規模均超3000億
《意見》明確了10個服務業重點產業: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和科技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商務服務;商貿服務;文化體育服務;旅游;健康養老和家庭服務;房地產。
圍繞十大產業,我省力爭到2020年,每個產業規模均達到3000億元以上,總量占全省服務業比重達85%以上。
深入實施“五個一百工程”,即以載體、人才、企業、品牌、項目等服務業發展要素為抓手,省級層面重點抓好100個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示范園區,培養100名現代服務業領軍人才,扶持100家服務業龍頭企業,培育100個服務業重點品牌,推進10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
加大混改試點力度,積極推進PPP試點項目
《意見》強調降低市場準入門檻,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非禁即入”,實行內外資、本外地企業同等待遇。清理影響服務業發展的限制性、障礙性、歧視性政策,最大限度為服務業發展“松綁”。建立完善服務業企業遭遇市場準入不公問題直接投訴和協調處理機制。
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力度。以股權多元化改革為重點,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等領域深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交通、能源、市政、水利、教育、醫療、養老、健康等領域重點突破,推出一批重點項目。
強化要素支撐,存量土地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
《意見》要求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市州縣政府實施城鄉規劃和舊城改造中收購儲備的存量土地,優先用于發展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文化服務、健康養老和家庭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在符合城鄉規劃前提下,企業退出后的工業用地用于轉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可以5年為限繼續按原土地用途和權利類型使用土地。
對商場、超市、餐飲、賓館等服務業企業,暫停執行峰谷分時定價。完善并落實互聯網企業用電價格支持政策,允許年用電量達到100萬千瓦時以上的互聯網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將暫停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的互聯網企業由大工業電價用戶擴大到一般工商業電價用戶。
強化專業人才支撐,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3年內,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分管服務業和各服務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干部輪訓一遍。支持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服務人才培養基地和實習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