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里有一份預防季節性過敏指南 |有理數
你以為打噴嚏是有人想你?一想、二罵、三惦記,每多打一個噴嚏,就被附上一層新的含義?
別想太多,實際上只是你的身體在驅趕異物。打噴嚏是你的鼻黏膜因受到異物刺激、急劇吸氣,從而將異物驅逐“出境”的一種方式。但如果反應“過激”,可能是一種過敏反應。眼睛發癢、發紅;咳嗽、打噴嚏;鼻涕、眼淚直流……這些過敏癥狀你是不是在某個季節會遇到?


過敏患者越來越多,但對于很多人而言,過敏反應是季節性的,季節性的活躍致敏物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梳理了近年來的過敏反應研究以后,我們發現了幾大存在明顯季節性變化的致敏物。
花粉當道請回避
春風雖好,但空中飄著的致敏物也不少。這個季節,很多人感受最明顯的就是花粉,對于花粉癥患者來說,鼻子就像個“定時炸彈”,不知道在這個季節就會被什么花粉“引爆”。下面這份各地花粉濃度圖,又名“花粉回避指南”請查收。

從各地區、各月份花粉濃度熱圖看,4-5月份各地花粉濃度在該地區全年中都處于較高水平,秋季9-10月份部分地區的花粉濃度也較高。(熱圖顏色越亮代表濃度越高,黃色部分是最高值區域,下同。)
不過你要是以為只是春天會有花粉過敏那就太naïve(幼稚)了。根據《中國氣傳致敏花粉調查》一書中所記載的我國29個省市自治區(除臺灣外)102個花粉觀測點逐月花粉數據顯示,全國各區域花粉分布有明顯的季節性,各區域的花粉高峰期月份存在不同,但一年中存在春季和秋季兩個花粉高峰期。
根據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就診的北京地區患者數據顯示,就北京地區而言,花粉濃度較高時期,花粉癥患者也較多,且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對于過敏體質,防花粉可不只是春天那么簡單。

是花的錯?樹木雜草才是元兇
花粉過敏者躲過那些花花綠綠的花團就真的逃出過敏癥了嗎?據不完全統計,春季氣傳致敏花粉的“主戰場”由松屬、柏科、楊屬、柳屬、榆屬、桑科、杉屬、懸鈴木屬等木本植物占領;而蒿屬、藜科、莧科、葎草、豚草、禾木科等草本植物的氣傳花粉則為夏秋季的優勢致敏花粉。可見,相較于花花綠綠很好看的花團,樹木、雜草才是罪魁禍首。

季節性過敏患者的黑名單里,柳絮紛飛的柳屬植物、松柏桑榆等樹木品種以及秋季路邊的雜草,一個都不要少,惹不起,能躲就躲。
引起過敏的螨蟲也有季節性變化
大多數人對螨蟲的印象,很多都還停留在護膚品對于去螨功效的宣傳上。但其實,和花粉一樣,螨蟲也是我們肉眼無法識別的致敏物,且有些螨蟲也存在季節性變化。
作為螨蟲的一種,塵螨是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和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重要致敏物。綜合2013年5月-2014年4月于解放軍總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并接受過敏原檢查的522例過敏性疾病患者數據,以塵螨(粉塵螨和屋塵螨)的測出率最高,為27.72%(注:存在一個患者受多種過敏原影響情況)。

屋塵螨是塵螨家族中的“頑固分子”,因為即使在定期認真吸塵的地毯上,每平方米也可數出1000-10000 只螨。不過不用過分擔心,據一項調查顯示,以北京地區為例,一戶兩周之內不清洗家具用品的北京家庭,其各區域戶塵螨的含量普遍處于低濃度范圍(0.02~0.04μg/g)。對屋塵螨過敏只能勤打掃,避免飼養貓狗或其他毛發旺盛的寵物。

與屋塵螨不同,粉塵螨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數據表明,冬季是它們最為活躍的時節,此外,床墊一直是粉塵螨最愛的寄居場所。兩者的疊加,助推冬季床墊灰塵樣本中的粉塵螨過敏原含量達到顯著高位,容易誘發冬季過敏癥狀。所以大概才會看到冬季晴天大學宿舍滿樓曬被子。

空氣污染,該背的鍋你還得背
空氣污染的副作用是常談的話題。在季節性過敏這件事上,空氣污染還得繼續背鍋。
以患者人數過億的過敏性鼻炎為例。北京醫院2009-2010年的數據顯示,該病每日就診人數的變化趨勢與大氣中PM10、SO2、NO2的濃度變化具有一定的對應性,就診人數的峰值大致對應于這3種污染物濃度的峰值。

PM10、So2、No2三大污染物通常一起出動。近3年數據顯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多城市全年三種污染物均呈“U”型變化特征,即冬春污染物濃度高,夏季污染低。So2的存在,使得人的鼻黏膜變得更通透,這樣,PM10帶來的過敏原就更能在其中“興風作浪”,而No2在這場致敏戰爭中則扮演幫兇的角色,是它讓大氣污染變得更加復雜。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這個季節就需要尤其注意。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表明,目前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并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面對大好春光,也不要只顧拍照流連,對于容易引起過敏的事物還需好好防范。還有哪些季節性過敏原,歡迎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