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漢馬”賽后武漢多家醫院一片“喊疼聲”,多是肌肉酸痛、腳趾充血
楚天都市報4月16日訊 昨日全城為“漢馬”沸騰,2.4萬名選手參賽中不少是非專業的跑步愛好者。今日,記者走訪江城多家醫院發現,賽后門診一片“喊疼聲”,多是肌肉酸痛、腳部磨傷、腳趾充血等。專家表示,預計明后兩日就診市民還會持續增多,如選手身體出現劇烈疼痛,需盡快就醫。
28歲的小張(化名)是一名初級跑者,抱著挑戰自己的想法,今年第一次挑戰半程馬拉松,但此前訓練不足,后半程體力不支,但仍硬著頭皮跑完。今日一早,他發現兩條腿使不上力,膝蓋、踝關節下地就疼,大腿、小腿肌肉酸痛難受,每走一步只能僵硬邁腿。他打車到湖北省中醫院康復科就診,醫生診斷為較重的肌肉損傷,需要進行推拿按摩恢復,必要時配合外敷。
像小張這樣初級跑者出現馬拉松“后遺癥”的還不少,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解放軍武漢總醫院、湖北省中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武漢普愛醫院等門診發現,跑完漢馬之后肌肉拉傷、關節損傷的市民的明顯增多。僅在解放軍武漢總醫院,從15日下午至今日上午,該院骨科、急診科、康復理療科病人“扎推”,大多數是參賽出現不適的市民,該院康復理療科康復床位更是排起了小長隊。
湖北省中醫院康復醫療部主任趙焰教授解釋,一般非專業選手訓練不夠、賽前準備工作不夠,加上跑步姿勢不對,容易對關節造成較大沖擊,長距離跑步肌肉長時間處于缺氧狀態,出現損傷是常見現象。武漢協和醫院骨科醫生張波博士預計,按照往年賽后就診情況,預計明后兩日還將出現一輪就診小高峰。
趙焰教授表示,參加“漢馬”大多數選手可能是輕微損傷,表現為酸痛,但走路尚可,這種情況可在家里調理,比如多休息、用熱水泡、熱毛巾敷,可加快肌肉組織的代謝,一般可以自行恢復;而損傷較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站不起來、10步以內行走困難、下蹲、翻身等動作都難完成,就需要到醫院就診,通過推拿手法對肌肉組織進行修復,必要時結合中藥外敷。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現疼痛遷延不愈,腫脹淤青難以消除,關節粘連、活動受限甚至僵直,肌肉萎縮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