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羅序文、李光正、通訊員程和平、崔巍)今年初,省委要求荊州市“探索建設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范區”。4月8日至9日,荊州市舉行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市、縣、鄉三級干部200多人,現場觀摩監利縣和洪湖市鄉村振興建設。
監利縣福娃集團3萬畝蝦稻連作生產基地種養出來的再生稻和小龍蝦深受市場歡迎。福娃集團董事長謝松柏介紹,監利再生稻大米和有機蝦稻米每斤賣6.8元至8.8元,高出普通大米4元以上,小龍蝦平均價格每斤20元,春季高峰達到70元每斤。
福娃集團成功探索出“雙水雙綠”(綠色水稻綠色水產)稻田綜合種養新模式,畝均純收入3000元以上,遠遠高出單一水稻種植價值,為江漢平原農業結構調整起到示范作用。荊州全市推廣,力爭3年內全覆蓋。
洪湖市汊河鎮仙洪線兩旁新栽的中山杉、法桐,路旁部分荒田也栽上樹苗。洪湖市林業局局長劉世軍介紹,政府籌資2.1億元進行通道綠化,流轉農田建設30米寬林帶。去冬今春,全市共完成綠化10萬畝。
鄉村振興必須環境美好。荊州市強力推進“十大污染攻堅戰”,河湖長制全面建立,所有溝渠河流水葫蘆水花生被清除,所有湖泊實行人放天養。道路、溝渠、灘涂等地見縫插綠。縣城建垃圾處理廠,鄉鎮建污水處理廠,農村垃圾回收全覆蓋。“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全面展開,鄉村環境變美變好。
“剛放下鍋鏟,又拿起毛筆”。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區文化廣場上,一名女書法愛好者寫出的草書引來喝彩。大同湖管理區黨委書記郭平安介紹,大同湖是“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楹聯文化之鄉”,政府出資建文化禮堂、文化廣場、文化長廊等,詩詞知識競賽等活動每年舉辦。
荊州市創建“文化三市”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江陵縣政府出錢給農民送對聯,把臨街門面拿出來建成免費書屋,石首每年舉行廣場舞大賽,松滋每年舉行“樂鄉大舞臺”歌舞比賽,公安大力推廣良好家風建設,監利“小城大愛”已成為全國志愿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