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BOE(京東方)北京第8.5代TFT-LCD生產線內景
湖北日報訊 圖為:BOE(京東方)全系列8K超高清顯示產品
2015年1月,上汽通用武漢一期工廠在武漢市江夏區投產時,曾引發全球汽車業界的驚嘆。僅用34個月時間就完成建設,3年時間積累生產整車137萬輛,創造產值1092億元,建設速度、單廠量產、達產都刷新了世界紀錄,被通用汽車稱為“武漢速度”。
而昨日開工的京東方項目從簽約到開工也只經歷了短短八九個月時間,從招商、落地到配套建設、行政審批,無處不體現著“臨空港速度”,成為京東方在各地建設的效率典范。
業內人士表示,從上汽通用、聯想工廠、長江存儲到京東方10.5代線,近年來武漢市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不斷優化重大項目落地流程和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政府服務企業落戶的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才得以用一個個“武漢速度”刷新世界級產業項目投資、建設和生產的紀錄,“復盤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服務京東方10.5代線項目的過程,相信更具借鑒和推廣意義。”
招商——
三級聯動 4年矢志不渝打動京東方
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機電產業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志剛介紹,該區最早接觸京東方是在2015年3月。當時,京東方8.5代線正在選擇落地城市,成為多地爭取焦點。
形勢逼人,針對京東方集團提出的項目投資方案,臨空港經開區與武漢市經信委成立工作專班,來到合肥考察京東方已建8.5 代線項目生產經營情況,并前往北京、深圳等地征詢國家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賽迪研究院等行業管理部門、咨詢機構的意見和建議。
2天內專班行程近4500公里,最終完成《京東方擬投資8.5 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供決策參考。
之后雖因各種原因雙方暫時擱置談判,但臨空港經開區始終沒有放棄。此后4年間,為尋找“戰機”,臨空港經開區工作人員保持著和對方的電話短信聯系,但逢去北京出差、學習,都會登門拜訪,多次赴京保持的高頻度接洽,使招商任務融入日常生活中。
2017年時,京東方投資的消息傳出,省、市、區三級再次啟動爭取京東方10.5 代線項目工作,全力以赴促項目落地。
時任臨空港經開區區級主要負責人當即拜訪長江產業基金董事長王含冰,商討共同引進京東方。與此同時,工作專班立即行動起來,正式吹響了京東方項目攻堅“集結號”。
2017年4月17日,臨空港經開區主要負責人上任第一天立即掛帥熱情接待項目團隊,專題研究推進項目進展;相關部門立即趕赴合肥,學習京東方落戶成功經驗。2017年8月,投資460億元的京東方項目正式簽約落戶臨空港經開區內。同時,投資100億元的京東方健康產業園項目,投資約100億人民幣顯示玻璃基板項目均相應確定。
短暫數月,京東方從接洽走向簽約。但其背后卻是歷經四年,省、市、區三級矢志不渝接續努力,這使京東方10.5代線項目成功落地。
建設——
“臨空港服務”打造產城一體化樣板
京東方項目簽約后,項目要如期開工,必須具備道路、水電氣等配套基礎設施條件。去年8月,剛剛成立不久的武漢臨空港經開區工發投集團承接了這一艱巨任務。
該集團京東方配套項目建設專班負責人王振剛介紹,配套市政道路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含廠區北、西、東3圍共3300米道路與綠化照明、雨污集排系統管線設計及建設。
為確保京東方自有臨時設施提前進場作業,工發投團隊在制定廠圍道路方案時,將雨污電氣管溝全都歸集到道路機動車道兩側,既滿足京東方提前使用路基需求,又可避免后期二次開挖埋設管溝時,機動車道受影響。這一方案,保證了京東方從建廠到投產全天候通行需要。
京東方廠區施工期間所需水、電需要提供路由,通常做法是沿配套市政道路鋪設。王振剛找到京東方籌建負責人,提出把路由設置在緊鄰市政道路、京東方廠區規劃紅線內的綠化帶內。“臨時用水、用電線路如放在道路控制紅線寬度內,遇到管溝施工深挖就有傾覆危險,屆時廠區施工將被迫停工。”一番解釋,讓對方連聲感慨,武漢臨空港落地服務“貼身貼心”。
按原規劃,京東方廠區南圍的京東方大道,往東接駁臨空港大道,再北行100米接駁張柏路。“在兩個緊鄰路口分設紅綠燈,車行不便也不安全。”得知區里籌劃升級張柏路的消息,王振剛團隊立即跑動起來,建議很快就得到響應——經開區交通局決定,張柏路與臨空港大道交叉口南移100米,直接對駁京東方大道。
設計優化、施工提速,京東方配套市政建設動工之后快速推進,在去年11月底即全線建成使用。
“服務京東方項目的水電供應與雨污排放,在規劃時就已充分考慮到新城建設需要。”王振剛介紹,京東方廠區東北側的柏泉古鎮,街區雨水及生活污水排放線路原先斜穿廠區。此次京東方市政配套建設,將原線路按主城規格設計施工,遷線后實現雨、污分流。京東方配套市政方案五易其稿,項目服務優中選優、盡善盡美,才是工發投人要交的答卷,“京東方落地臨空港,不僅是拉動高端制造的新引擎,還將是產城一體的新樣本。”
審批——
解答會解惑在線申報立項
“請大家把資料翻到下一頁,在規劃、建設審批時,申報順序應該先把規劃設計條件報給區國土局……”
2017年6月,正值武漢酷暑,根據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針對項目落戶落地立下“果斷決策、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新規,一場由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組織,城建、規劃、環保、消防、水務等11個部門審批負責人參加的“京東方健康醫療產業園項目落戶審批政策解答會”在行政審批局會議室召開。
這次會議不僅打開了京東方項目落地建設的閘門,也讓企業方通過各部門負責人的答疑解惑,全面了解行政審批程序。此舉節省了區內各單位部門的溝通成本,令決策及執行周期縮短。
因京東方項目投資大、工期長,一旦有審批環節“卡了殼”就會造成巨大損失,所以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在京東方正式申報前做了充足的準備,甚至為京東方制作了一本“教科書”式的會議資料。
翻開厚達50多頁的會議資料,一張“總體時間進度表”上,將每一個審批環節的落實時間具體到天,開發區行政審批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我們用一張倒推進度時間表向企業解釋審核順序,通過這張圖表,京東方負責人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審批的每一個步驟該做什么、找哪個部門,甚至連什么時候出審批結果都能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