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夏永輝、通訊員賈希亮、萬永春)4月4日從襄陽市衛計委獲悉,該市在湖北省率先全面推行公立醫院藥品帶量采購,目前已覆蓋公立醫院90%以上的臨床用藥,每年將為群眾減少藥費逾3億元。
“所謂帶量采購模式,就是集中公布招標采購量,通過量價掛鉤來推動藥品競標降價。”該市衛計委主任汪厚安介紹,“以往招、采不同步,常常出現低價中標但有價無貨、只好高價購買異型品規藥的尷尬局面,帶量采購之后,藥企就必須以最優價格保障供應。”
2017年初,襄陽市試點采購18家城市公立醫院治療胃病的質子泵抑制劑,占全市臨床用藥量的5%左右。通過帶量競標、綜合評審、議價談判等手段,6個品種、21個規格質子泵抑制劑,價格平均降幅31.25%,最高降幅達57.51%。
帶量采購過程中,該市堅持陽光、公開、透明的原則,報名、資料審核、技術標評審、投標報價、開標解密、成交結果公示等關鍵環節全程公開。雖然約9成投標企業落選,但醫改形勢保持平穩。
2017年8月,襄陽市又將抗微生物藥、中成藥全部納入帶量采購,共計成交1288個品規。其中抗微生物藥平均降幅13.18%,中成藥平均降幅10.7%。
同期,該市要求所有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實行“兩票制”,即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只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只開一次發票。這樣,醫院有沒有零差價售藥一目了然,從而杜絕了中間環節的“層層加碼”。對于醫院減少的合理收入,該市決定80%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彌補,20%由財政補貼。
2017年底,襄陽市將專科用藥也納入帶量采購范圍。截至目前,除國家管制類藥品外,襄陽市藥品帶量采購已做到品種的全覆蓋。帶量采購成交品規共計4430個,平均降幅10%,其中輔助用藥成交品規平均降幅15%以上,每年將減少群眾藥費逾3億元。
同時,該市還將藥品配送企業由30多家減至12家,藥品配送成本平均下降27%。
全面推行藥品帶量采購后,襄陽公立醫院用藥占比從2017年初的32.53%,下降到了年底的不到28%,破除“以藥養醫”成效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