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留學生在武漢找工作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潘錫珩通訊員曹琳)3月31日,武漢未來科技城舉辦的一場招聘會上出現了幾十張洋面孔。不少應屆生看到這一幕感慨:原來留學生們也和我們一樣趕場招聘會找工作啊。
武漢是大學之城,外籍留學生是一個龐大群體,他們又是怎樣找工作的呢?多名留學生表示,他們找工作并不是只看薪水,他們更青睞有“國際范”的公司,也愿意和有前景的創業型公司一起成長。
對薪水沒有過高要求,想找有國際范的企業
活動承辦方前程無憂相關負責人嚴峻介紹,活動吸引了40多家企業現場招聘,提供崗位1000多個,相當一部分崗位都集中在人工智能、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等互聯網尖端行業,甚至還包括多家獨角獸企業。到場的1700多名求職者中,出現了不少外國留學生的身影,粗略一數,有二三十名。
俄羅斯小伙丹尼斯可以熟練地用漢語交談,他告訴記者,他正在武漢大學讀國際法專業的研究生二年級,想找一份和法律有關的工作,“比如用英文編寫和檢查合同。”
在武漢工作,期望的月薪是多少呢?丹尼斯說,他現在找工作最重要的是積累職場經驗,并不單單看薪水多少。“現在我在一家公司實習,月薪3000元,正式工作比這個高一點就行了。”
多名留學生都表示,在漢求學多年,看好這里的發展前景。他們更青睞“國際范”的公司,希望企業的文化年輕、有活力,也愿意和富有發展前景的創業型公司一起成長。
還有人是因為在武漢找到了人生伴侶而留漢。大衛來自厄瓜多爾,是華中科大管理學院博士生,在多家公司工作過。“我在武漢找到了女朋友,不想再去其他地方了。”
外國留學生在漢可直接就業
有公司招聘負責人詢問,如果聘請外國人,需要注意什么呢?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省在湖北自貿區和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新增十項出入境便利措施,吸引各類外籍人才、外籍普通就業人員、外籍華人、外國留學生來鄂創新創業。
據介紹,企事業單位自主選擇境外人才現在十分便利:連續兩次成功申請工作類居留許可,且無違法違規問題的外國人,可簽發長期居留許可;急需緊缺的產學研復合型外籍人才,在工作類居留許可上加注“兼職”后,可在產學研不同崗位兼職創新創業。
出入境管理部門介紹,對符合學歷要求,被有關單位聘雇的優秀外國留學生,畢業后可以按規定辦理工作類居留許可,突破了以往“工作經歷”和“Z”字簽證的硬性要求。對符合學歷要求,有創新創業意愿的外國留學生,可簽發居留期不超過2年的私人事務類居留許可(加注“創業”);允許境外高校外國學生在口岸或境內申請私人事務簽證(加注“實習”)在鄂進行實習活動。
不同公司對外籍求職者態度不一
記者在現場發現,有的公司主動出擊邀約留學生入職,有的招聘負責人面對外籍求職者卻面露難色。據了解,除了像華為這樣的大型跨國企業有不少國外留學生在崗工作外,相當一部分在漢的公司,因為種種原因暫時不需要外籍員工。
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虹膜識別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急需軟件開發和算法工程師。武大的留學生華佗,本科正好學的是軟件工程專業,便向這家公司投遞了簡歷。該公司一名女性招聘官告訴記者,“我們的技術總監就是外國人,公司對待外籍員工的態度是積極的,如果他符合崗位要求,我們會非常歡迎。”
另一家電子公司的現場招聘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上午有兩名留學生前來咨詢。“我們武漢的分公司目前還沒有外籍員工,暫時不需要。”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現場招聘官介紹,一上午有三四位外國留學生前來咨詢和投遞簡歷,但很遺憾他們所學的專業和目前的職位需求不符。“我們對員工的國籍沒有限制,只要求職者的條件符合崗位要求,不管是哪個國家的我們都要。”他介紹,目前華為在全球范圍內的員工,國籍多達160多種。在華為武漢公司工作的外國人也有很多,英語是主要的工作交流語言。